作为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和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广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工程测量技术专业通过产教融合与技术创新,构建了覆盖全产业链的测绘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11年开设以来,已形成以现代测绘技术为核心、以城市建设工程为载体的教学特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半年后平均薪资达6000元,在工科专业中位居前列。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理论+实践”双轮驱动模式。核心课程包括测量基础、数字测图、无人机摄影测量等基础模块,同时融入GIS技术应用、三维激光扫描等前沿技术课程。实践环节通过校企合作引入真实项目,例如学生参与过云南省地形测量、房地一体化测绘等国家级工程,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流程无缝对接。技能证书方面,学生可考取测量员、无人机摄影测量操控员等6类职业资格,形成“一专多证”竞争力。
专业特色体现在三大创新维度:
- 技术装备智能化:配备价值1400万元的实训设备,包括RTK测量系统、固定翼无人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尖端仪器,使传统测绘向数字化、自动化转型
- 教学场景多元化:建立测量工作室和技能社团,开展企业参观、定向越野大赛等活动,2023年学生团队在金砖国家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赛项斩获一等奖
- 培养路径贯通化:构建中职-高职衔接通道,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实施三二分段联合培养,2024年历史类/物理类招生计划分别为5人、13人,学费统一为6410元/学年
就业市场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四大领域:
- 城市建设领域: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等机构担任施工测量技术负责人,参与市政工程变形监测
- 地理信息产业:进入广东航天宏图等企业从事无人机测绘数据采集与处理,年薪可达18万元
- 国土资源管理:承担地籍测量、不动产登记等专项工作,2025届毕业生已有32%签约地市级测绘院
- 新兴技术应用:部分毕业生自主创业开展无人机植保服务,形成“测绘+”跨界发展模式
师资团队由7名专任教师和行业专家组成,其中注册测绘师2人、无人机驾驶执照持有者3人,团队荣获广东省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4次,指导学生在国家级测绘技能竞赛中累计获奖20余项。专业带头人肖好良开发的《数字测图》课程,将BIM技术与测绘教学深度融合,形成独特的“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