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重点专业,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航空产业为依托,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8年起与陕西理工大学联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教育,拥有国家级重点专业、国家级骨干专业和陕西省一流专业等多项资质认证,其培养方向紧密对接智能制造、工业控制等前沿领域,为航空产业链输送了大量技术骨干。
在课程设置上,专业构建了“理论+实践”深度融合的体系。核心课程包含电工基础、自动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基础学科,同时开设智能系统设计与项目实践、可编程控制器技术等应用型课程。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课程中融入航空电气技术、飞机电气维修实训等航空特色内容,通过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飞机电源系统维护、电气线路铺设等实操环节纳入日常教学,强化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三个层次:
- 基础技能实训:包括电工电子实验、电机故障排查等
- 专项能力培养:通过MPS综合实训、工业机器人操作等平台开展
- 综合创新实践:依托智能供配电、工业自动化智能控制等12个专业实训室,完成真实项目开发。学生可考取维修电工中级证、PLC工程师、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等6类职业资格证书,实现“毕业即上岗”。
就业质量是该专业最突出的亮点。毕业生主要进入航空军工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及行业龙头企业,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薪资水平尤为可观,如中航工业成都飞机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单位的年薪普遍达15-20万元,部分优秀毕业生在海南航空、厦门航空等企业年薪突破20万元。就业领域涵盖航空电气系统维护、智能产线调试、新能源供配电等7大方向,形成“军工+民用”的双轨发展路径。
专业建设背后是强大的师资力量。教学团队包含省级教学名师2人、技术能手4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90%。团队曾获陕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主持开发4门省级精品课程,并承担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通过校企共建晶澳产业学院、深南电路订单班等合作平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在行业影响力方面,该专业学生近年斩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等12项重要奖项。特别在机器人系统集成、智能供配电技术等赛项中表现突出,印证了其“以赛促教”培养模式的成效。随着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专业正朝着建设国际知名高水平高职专业的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