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作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特色专业,自2003年设立以来已发展成为覆盖工业、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宽口径工程学科。该专业依托中国工程教育认证(6年有效期)资质和江苏省自动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能创业"的培养体系,2024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其中华为实验班就业率实现100%,升学至全球TOP50高校比例超40%,是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
学科定位与培养体系凸显工程实践导向。专业以OBE教育理念为核心,聚焦工业4.0与智能制造发展趋势,独创"理论-仿真-生产"三维培养路径。设置智能控制、运动控制、工业互联网三大方向,配套智慧工厂微型实训实验室和江苏省气象能源利用与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形成"课程实验-科研训练-企业实战"递进培养网络。近三年学生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占比达60%,完成技术改造项目50项。
课程体系架构采用四阶联动:
- 工程基础模块:开设《电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等国家精品课程,其中《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入选省级研究型拔尖课程
- 智能技术模块:聚焦《人工智能基础》《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开发工业机器人虚拟仿真系统
- 控制工程模块:设置《电力电子技术》《运动控制系统》《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等18门核心课
- 创新实践模块:通过全国大学生实验创新设计大赛等赛事构建"学-赛-创"能力闭环。
师资与科研实力呈现四大优势:
- 顶尖教学团队: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江苏省双创团队,教授团队中博士生导师占比35%
- 科研转化突出:近五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研发的工业视觉检测系统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教学创新显著:建设省级一流课程10门,《自动控制原理》开发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 校企协同深厚:与熊猫电子等企业共建产学研基地23个,年均完成横向课题经费超2000万元。
实践培养机制构建三维支撑:
- 竞赛驱动创新:组织参与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2024年斩获国家级特等奖2项
- 校企协同育人:与华为共建智能基座实验室,实施"真题真做"产线改造项目
- 国际交流拓展:年均选派15%学生赴亚琛工业大学研修,开发中德双语工程规范手册。
就业发展格局呈现三大特征:
- 智能制造主导:60%毕业生任职华为、中芯国际等科技企业,主导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
- 新兴领域突破:20%进入人工智能研究院,15%任职自动化设备研发机构
- 深造优势显著:保研率13%,40%升学至清华大学、康奈尔大学等顶尖学府,10%获国家公派留学资格。
该专业特别强化工业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培养,要求掌握MATLAB仿真建模与Python机器视觉编程。其"卓越工程师班"实施院士导师制,需在二年级前完成《运动控制系统》必修,对PID参数整定要求严格。需注意核心课程《电力电子技术》挂科率约7%,建议加强IGBT驱动电路设计专项训练。报考需满足物理单科不低于85分要求,年招生规模180人。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