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职业大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立足长三角产业需求,以培养兼具艺术创意与技术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学校艺术设计学院的资源优势,形成了"产教融合、赛训结合"的育人模式,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98%以上,在服装行业中具有较高认可度。其课程体系既包含传统工艺传承,又融入数字化设计工具,构建了从设计思维到产业落地的完整培养链条。
在课程设置方面,专业采用"基础+模块+实践"的三维结构。核心课程包括服装结构设计、立体裁剪、服装CAD等工艺类课程,同时融入Adobe Photoshop、CorelDRAW等数字化设计工具教学。实践环节尤为突出:
- 校内建有绣花实训室、家纺工艺实训中心等12个专业实训室
- 与南通富美服饰、江苏业勤服饰等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
- 实施"真题实做"教学模式,学生直接参与企业产品开发
人才培养方向紧扣产业升级需求,设置服装设计、陈列展示、品牌策划三大方向。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占比90%以上)的指导,学生不仅能掌握服装制版、样衣制作等传统技能,还培养出时尚买手、终端陈列等新兴岗位所需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在非遗技艺传承方面特色显著,将蓝印花布、扎染等传统工艺融入现代设计,近三年学生获国家外观专利15项,在全国性赛事中斩获金奖12项。
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类岗位集群:
- 设计开发类:服装设计师、家纺面料设计师
- 技术管理类:服装制版师、生产主管、质检专员
- 时尚营销类:品牌策划师、电商运营、买手店主管部分优秀毕业生进入上海服装集团、罗莱家纺等知名企业,起薪水平高于省内同专业平均值15%。
该专业还构建了学历提升通道,与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合作开设"专接本"项目,学生可通过"3+1"模式获取本科文凭。这种"中高本贯通"培养体系,既强化了职业技能,又为职业发展预留上升空间。在长三角纺织服装产业智能化转型背景下,专业近年新增智能服装设计、可穿戴设备开发等选修模块,持续保持人才培养的前瞻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