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南师范大学历史最悠久的本科专业之一,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依托学校师范教育传统优势,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后的完整培养体系。该专业自2003年获批教育硕士(数学)硕士点,2021年成为海南省首个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于2023年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以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为核心、学术研究与技术应用并重的办学格局。其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教育部师范专业认证(中学教育二级)的双重认证,彰显了专业在全国师范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学科建设与师资力量的双重支撑
专业建设以数据科学与智慧教育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计算科学与应用海南省重点实验室为核心科研平台,汇聚了包括国家级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在内的46人专职教师团队。师资队伍中:
- 高级职称占比71.7%(教授14人/副教授19人)
- 博士学历教师占比65.2%
- 海外研修经历教师占比37%
这种"双师型"队伍结构,既保障了《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核心课程的深度教学,又通过院士工作站引入张景中院士团队,强化了数学教育与人工智能的交叉研究。
三维一体的课程体系设计
课程设置突出师范性与创新性融合:
- 数学基础模块:包含《实变函数》《近世代数》等9门专业核心课
- 教育实践模块:设置《数学教学论》《Matlab与数学实验》等5门实训课程
- 交叉拓展模块:开设《人工智能基础》《大数据分析》等前沿选修课
特别建立的数学建模实验室和统计教学示范中心,将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真题融入日常教学,近五年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项21项,形成"以赛促学"的特色培养模式。
升学就业的立体化通道
该专业构建了多元发展路径:
- 基础教育领域:96%就业率中约65%毕业生进入中学任教
- 学术深造方向:年均15%学生考入中科院、北师大等名校攻读硕士
- 跨界发展选择:20%毕业生进入银行、IT企业从事数据分析
值得关注的是,其与海南省统计局共建的统计研究与咨询中心,通过真实项目实训,使学生在大三阶段即掌握SPSS、SAS等工具的数据分析能力,这种"校政企协同"机制使毕业生在公务员考试和金融机构招聘中具有显著优势。
专业建设的持续创新
在"新师范"教育理念指导下,专业近年重点推进:
- 智慧教育创新:开发《数学教育虚拟仿真实验》课程
- 国际联合培养:与俄罗斯高校合作开设《计算数学前沿》双语课程
- 乡村教育振兴:建立12个基础教育帮扶基地
这种将师范基因与科技赋能相结合的发展策略,使该专业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B+层级,成为海南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标杆专业。对于志在数学教育领域发展的考生而言,这里既是夯实专业基础的学术殿堂,更是探索教育创新的实践沃土。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