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南地区语言类高校的重要代表,成都外国语学院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以培养适应现代传媒生态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该专业同时开设本科与专科层次教育,本科侧重艺术学学士学位的系统培养,专科则更强调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实践能力锻造。从2024年招生计划可见,本科在川投放文理计划34名,专科则达49名,显示出其教学资源的规模化布局。这种分层次培养模式既满足了不同考生的升学需求,也为行业输送了多元化的专业人才。
在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围绕“采编播一体化”设置了三大模块:
- 语言表达基础:包含普通话语音与发声、即兴口语表达等课程,强化学生语言塑造能力
- 全媒体实务:通过新闻采编与出镜主持、电商直播等课程对接新媒体传播趋势
- 艺术素养提升:影视配音、形体训练等课程拓展艺术表现维度
这种课程结构打破传统媒体教学的局限,将网络主播、短视频创作等新兴业态纳入培养方案,与省级特色专业的定位深度契合。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级递进式”特征:
- 仿真实训平台:依托新闻专业群资源,通过校园广播站、演播厅开展日常训练
- 竞赛驱动机制:以省级主持人大赛、短视频创作赛为载体检验教学成果
- 校企联合培养:与四川广电集团、腾讯区域中心等共建实习基地,实现岗位零过渡
特别在电商直播方向,学生可直接参与农产品带货、文旅推广等真实项目,使口语传播能力转化为市场价值。
就业市场表现凸显专业竞争力。数据显示,毕业生初始薪资达9000元,五年后平均薪酬涨幅达81%。从行业分布看,传统媒体仍占41.33%主体地位,但新媒体运营(7%)、网络主播等岗位增长显著。值得关注的是,14.33%毕业生进入教育培训领域,反映出该专业在艺考培训、语言教育等衍生行业的拓展潜力。专业对“互联网信息审核”“融媒体运营”等新兴岗位的前瞻性培养,使毕业生在数字内容产业中占据先机。
在招生选拔层面,专业设置突出文理兼收特点,2024年四川地区专科层次文科计划占比69.4%。培养方案注重双语传播能力塑造,通过英孚美迪软件实践等课程提升国际传播素养。对于有志于从事影视配音、出镜记者等细分领域的学生,可选择电视综艺节目主持、经典影片赏析等特色课程深化专长。这种“通识+专精”的培养路径,使学生在全媒体时代既能适应岗位流动,又能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