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工程造价(建筑工程造价)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方向,紧密围绕建筑、交通、市政等行业需求,构建了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信息化管理能力和全过程造价控制为核心,注重将BIM技术、数字化工具与传统工程管理深度融合,形成覆盖项目投资决策、施工生产、成本分析等全链条的育人框架。下面将从专业定位、课程体系、实践支撑及职业发展四个维度展开解析。
在培养方向上,该专业强调培养掌握工程计量与计价、施工组织管理及信息化工具应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系统学习,学生将具备从建设项目投融资到竣工结算的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同时掌握工程招投标、合同管理等核心业务技能。课程设计特别强化智能建造与绿色建筑等前沿领域,例如在《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课程中融入数字孪生技术,培养学生运用BIM进行机电深化设计的能力。
专业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拓展”的三层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包含《建筑材料》《工程制图与CAD》等,夯实建筑识图与材料分析能力;
- 核心技能课程聚焦《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通过工程量清单算量实训掌握造价核算标准;
- 前沿拓展课程设置《BIM工程造价》《装配式结构深化设计》,对接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需求。
实践教学体系依托2400万元实训设备和16个专业实训室,构建了“校内模拟+企业实战”的双轨机制。学生需完成测量实习、建筑造价综合实训等环节,并在陕建集团、中煤航测等30余家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直接参与工程预算编制、施工组织优化等实战项目。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使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三年达97%以上,部分学生实习阶段即被企业预定。
从职业发展来看,该专业覆盖工程咨询公司、施工企业、政府部门基建部门等多元就业场景。毕业生可从事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等技术工作,部分通过考取1+X建筑信息模型(BIM)等级证书,晋升为BIM工程师或项目经理。数据显示,用人单位特别看重学生兼具传统造价技能与数字化工具应用的双重能力,这与课程中设置的无人机测绘技术、智慧管廊工程等模块密切相关。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