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大学的艺术设计学专业自2013年设立以来,经历了从转型试点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的跨越式发展。该专业立足新疆地域文化,以“文化润疆”为核心理念,结合非遗资源挖掘与产教融合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教学体系。目前,专业在校生规模达843名,师资队伍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100%,科研与实践成果在学科竞赛、横向课题等领域表现亮眼,成为新疆地区设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专业定位与特色:扎根地域文化,服务产业需求
艺术设计学以“强化基础、突出特色、重在实践、面向创新”为办学理念,聚焦新疆特别是南疆地区的文旅产业与非遗传承。其核心特色包括:
- 非遗资源开发:依托新疆丰富的文化遗产,将维吾尔族刺绣、木卡姆艺术等元素融入设计教学,开发旅游纪念品和文化创意产品;
- 产教融合模式:通过企业命题项目、学科竞赛等实战训练,构建“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实践体系,近三年学生获自治区级以上奖项809项;
- 跨学科交叉:结合数字技术开设元宇宙数字设计工程实验中心,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
课程体系与培养路径:理论与实践并重
专业课程设置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形成了“基础+方向+实践”的模块化结构:
- 核心课程:包括《世界现代设计史》《装饰图案设计》《数字插画设计》等,注重设计思维与技能的系统训练;
- 实践环节:
- 专业实训占比59学分,覆盖广告创意、品牌设计等领域;
- 疆外艺术实践、毕业设计等集中性实践课程强化地域文化认知;
- 创新创业:通过微梦创客众创空间等平台,支持学生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5项,孵化专利与商业设计案例。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高水平团队支撑学科发展
专业现有教师40人,其中教授5人,博士3人,并聘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及迪里拜尔等知名艺术家作为客座教授。科研方面:
- 近三年立项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2项,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篇;
- 横向课题合作金额达73万元,涉及文旅产品开发、品牌形象设计等领域;
- 建成自治区级实验教学中心,配备陶艺工作室、数字创意建模实验室等前沿教学设施。
就业与社会影响:服务边疆发展的实践标杆
该专业毕业生86%扎根新疆,就业率连续三年超95%,主要服务于中小学美育、文化机构及设计企业。其社会价值体现在:
- 文化传承:通过新疆刺绣非遗大师工作室等平台,推动传统工艺现代化转型;
- 产业赋能:为南疆旅游、手工艺产业提供设计支持,如亚欧博览会参展作品获得政府与行业认可;
- 教育辐射:作为新疆唯一独立设计学院,其“文化艺术专业集群”模式为边疆高校应用型教育改革提供范本。
从非遗活化到数字创新,喀什大学艺术设计学以鲜明的区域特色和扎实的实践能力,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的关键纽带,持续为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创意活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