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自2013年设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山西省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四年制师范类本科专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该专业依托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培养适应国家学前教育改革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目前在校生328人,生师比17.26:1,拥有模拟幼儿园教室、蒙台梭利教学实训室等5个实验空间,教学条件持续优化。
师资力量与科研水平是专业建设的突出亮点。17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41%,博士及硕士学历覆盖率达94%,同时聘请6名幼儿园一线教师参与教学。教师团队近年来承担省级教改项目5项、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并通过挂职幼儿园、参与地方教研活动实现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例如,教师团队参与大同市平城区名师工作坊的集体教研,将幼儿园真实案例融入课程开发,强化了教学的实践导向。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采用“通识教育+专业核心+实践技能”的三维模式:
- 理论课程涵盖《教育学》《中外学前教育史》《幼儿园课程》等主干学科;
- 艺术素养模块设置《学前儿童音乐基础》《舞蹈基础》《美术创作》等课程;
- 实践教学通过幼儿园游戏设计、玩教具制作、教育实习等环节提升实操能力。尤其注重五大领域课程(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系统训练,使学生掌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核心要求。
人才培养成效体现在升学与就业的双向突破。近四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80.8%,高于全校平均水平,其中41%进入教育事业单位,14%任职于教育类企业。典型案例如2013级毕业生杨帆现任杭州海亮幼儿园园长,2015级郝妍容在天津市红城区幼儿园担任班主任,展现了专业在跨区域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升学方面,2020-2023届考研升学率达12%,部分学生进入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深造。
专业的社会服务与创新实践同样值得关注。学生累计获得国家级大创项目5项、省级7项,在教学设计、教学展示等竞赛中斩获14项奖项。实训环节引入“模拟幼儿园”场景化教学,配合《幼儿园环境创设》《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等课程,使学生能快速适应岗位需求。此外,专业与大同市教育科研中心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为地方学前教育政策制定提供智库支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