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技术重构传播格局的今天,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以"能力导向、知识传授、素养培育"为核心理念,构建起特色鲜明的育人体系。该专业立足福建区域发展需求,依托文学学科背景与前沿技术融合,培养兼具新闻传播理论素养和全媒体业务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路径呈现三大创新维度。
专业定位聚焦数字化转型需求。课程体系涵盖融合新闻学、新媒体数据分析与应用、网络舆情监测与研判等核心模块,将传统新闻传播理论与数字技术深度结合。特别设置直播内容设计与数字多媒体创作等实践课程,形成"理论奠基—技术赋能—场景应用"的立体化知识结构。通过非线性编辑、网页设计等实验室操作,学生可系统掌握短视频制作、交互设计等现代传播技能。
实践教学强化职业能力锻造。专业配备省级艺术与传媒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包含专业摄影棚、虚拟演播厅、数字媒体实验室等先进设施,构建全链条实践场景。校企合作方面,与超捷物流、顺丰速运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通过"双师制"教学实现课堂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学生参与"数字福建"专题项目,在舆情分析、电商策划等真实业务中锤炼互联网思维与运营管理能力。
就业方向覆盖全媒体生态领域。毕业生可在政府机构从事网络舆情管理,在传媒企业负责内容生产与平台运营,或进入电商领域开展数字化营销。数据显示,超30%学生进入县级融媒体中心,承担短视频创作、直播运营等新兴岗位。专业特别注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通过8600平方米创业园区孵化新媒体创业项目,近年竞赛成果位列全省本科高校前列。
报考该专业需注意:
- 选考科目要求灵活,2023年招生数据显示物理类与历史类考生均可报考
- 需具备较强的跨学科学习能力,既需掌握传播理论又要熟悉数字工具
- 建议提前参与新媒体运营、短视频创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内容敏感度与技术应用能力
随着"数字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该专业持续优化信息技术+传播的课程结构,2023年新增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方向,拓展虚拟现实、交互设计等前沿领域,为学子打造与时俱进的竞争力。这种"理论筑基、实践赋能、创新驱动"的培养模式,正塑造着新时代传播人才的成长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