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财经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依托财经学科背景与传媒行业需求,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策划、编导与制作、新媒体技术等方向的教学,强调学生对行业前沿的敏感度与适应性。课程设置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前沿技术的全链条知识,同时注重校内外实践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
在专业课程体系中,学生需系统学习传播学概论、视听语言、非线性编辑技术等核心课程,同时融入三维电脑动画、影视广告创新设计等现代技术模块。例如,《纪录片创作》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提升学生的叙事能力,而《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则强化对节目形态与市场需求的把控。课程设计注重跨学科融合,例如结合平面设计与网络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在多媒体内容生产中的综合素养。
实践教学环节贯穿四年学制,构建了分层次、多维度的能力培养路径:
- 基础技能训练:通过摄影、摄像、剪辑等实训课程掌握技术工具;
- 综合项目实践: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完成纪录片、微电影等创作项目;
- 行业实战对接:参与大连广播电视台等机构的实习,接触真实工作场景;
- 竞赛与创新:组织学生参加辽宁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新丝路国际微电影节等赛事,近三年累计获得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14项。
师资力量方面,专业教师均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并兼具学术研究与行业经验。例如,系主任王莉莉曾任职媒体记者,主持多项省级课题;李颖波副教授拥有30年电视编导经验,其作品多次获政府奖项。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引入一线从业者参与课程设计,例如邀请电视台制片人指导《电视节目导播》等实务课程,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同步更新。
就业方向上,毕业生主要在广播电视系统、网络新媒体平台、广告公司等领域从事编导、策划、摄像、后期制作等工作。部分学生进入文化宣传部门或自主创业成立影视工作室。专业近年来的就业满意度达4.2分(满分5分),体现出市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认可。此外,学生可通过弹性学制在3-6年内完成学业,并保留学籍参与创新创业项目,进一步拓宽职业发展可能性。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