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安徽省内较早开设公共卫生教育的高职院校,合肥职业技术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在历史积淀与创新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自1955年原巢湖卫校时期起便扎根公共卫生领域,2022年获批成为国家控制专业后,以三年制专科层次重新招生,面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目前专业拥有30余个实验实训室及二级甲等附属医院,并与40多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构建起"工学结合"的实践教学网络。
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该专业将基础医学与公共卫生核心技能深度融合:
- 解剖及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等基础课程夯实医学认知
- 环境卫生学、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等专业课程强化岗位能力
- 健康管理实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模块紧贴基层需求特别注重数字化技能培养,通过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实训掌握信息化公共卫生服务技术,同步开设大数据分析相关课程应对行业数字化转型。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双轨并进"特点:
- 校内实训依托医学检验中心、临床技能中心等平台,开展传染病防控模拟演练
- 校外实践覆盖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10余个基地,实施"1+1+1"培养模式(1年基础+1年医院轮转+1年顶岗实习)通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演练和社区健康促进项目等实战训练,学生能熟练掌握流行病学调查、预防接种服务等九大核心能力。
就业方向体现"基层导向"定位,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传染病监测
- 乡镇卫生院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 社区卫生机构开展慢性病管理与健康教育取得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还可向食品药品监督、职业卫生监测等领域拓展。近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部分成为卫生监督系统的技术骨干。
专业建设优势凸显在三个方面:
- 师资力量:拥有教授2人、副教授5人组成的"双师型"团队,其中孙美兰教授主持省级自然科研重点项目,唐晓武博士担任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副主任委员
- 历史传承:延续近70年办学经验,培养的2192名公共卫生人才形成省内行业人脉网络
- 硬件支撑:配置70余个专业实训室,重点建设预防医学综合实验室开展环境卫生检测、营养评估等特色实训项目。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该专业正在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开发活页式教材、建设远程培训平台等方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对有志于基层公共卫生事业的考生而言,这里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学习平台,以及对接行业需求的职业发展通道。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