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西安思源学院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以培养“技管双强”的复合型人才为核心理念,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与双导师制的创新实践,构建起集理论教学、实战训练、职业认证于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立足150万大数据人才缺口的行业现状,瞄准商务智能分析、数据可视化等前沿领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知识+能力+工具”三维培养路径,为数字经济时代输送既懂技术又通管理的跨界人才。
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聚焦数字化转型升级需求,着力培养具备数据治理与科学决策能力的应用型管理者。课程体系围绕数据采集处理、机器学习算法、商务智能分析三大能力模块展开,通过Python程序设计、人工智能基础等核心课程,系统提升学生将经济管理问题转化为数据模型的能力。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将CDA数据分析师、Cloudera认证等职业资格标准融入教学,使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具备“双证上岗”的竞争优势。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该专业的重要特色。依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与美林数据、京东集团等企业共建“订单班”,形成“双元培养、双创驱动”的创新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真实项目开发,例如使用神驹车联网大数据分析系统进行数据建模,或在供应链管理实训中心完成商业场景模拟。这种“实验室-产业园区-企业工位”三级递进的实践体系,使理论知识与行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课程体系架构呈现显著的交叉融合特征:
- 基础层:大数据应用基础、数据库与数据管理奠定技术根基
- 工具层:Python程序设计、数据采集技术强化数据处理能力
- 应用层:商务数据可视分析、机器学习基础培养商业洞察力
- 拓展层:人工智能基础、系统工程运筹学开拓跨界思维这种分层递进的课程设计,配合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优质教学资源,确保学生形成完整的数据价值链构建能力。
职业发展通道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选择首席数据官、大数据工程师等岗位,在金融、医疗、政务等领域从事数据预测分析或信息架构开发。数据显示,该领域人才起薪较传统行业高出35%,且200万人才缺口将持续到2025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专业通过全国沙盘模拟经营大赛等赛事平台,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能力,这种“以赛促学”模式使学生在三创赛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