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的环境设计专业自2013年设立以来,依托设计学学科优势快速发展,现已成为该校学生规模最大的系部,拥有431名在校本科生。该专业前身可追溯至2007年的艺术设计专业,17年办学历程中已培养超1000名毕业生,并在2023年广西本科高校专业评估中获评四星级认证。其核心特色在于将本土文化传承与现代设计需求结合,构建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独特的“本土设计再造”理念。
跨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设置呈现三大特征:
- 多领域交叉:涵盖城乡景观、建筑室内外空间设计,涉及规划学、土木工程学、环境物理学等学科
- 实践导向:设置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模型设计与制作等实操课程,强化设计表达能力
- 地域特色:开设桂西北特色民居设计课程,将刘三姐文化、铜鼓纹样等民族元素融入教学核心课程体系通过3dsMAX辅助设计、人机工程学等模块,实现艺术审美与工程技术的有机统一。这种课程架构使毕业生既能完成住宅空间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常规项目,又能胜任文化传承类创新设计任务。
产学研联动的培养模式
专业构建了“三位一体”实践体系:
- 校内实验室集群:配备虚拟仿真实验室、三维扫描与3D打印实验室,支持数字化设计创新
- 校企联合工作坊:与湖南视觉之域、深圳乐程装饰等9家企业共建实践基地,引入校外导师参与教学
- 项目化教学:通过会展设计工作坊、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坊开展真实项目训练,近三年指导学生获百余项省级以上竞赛奖项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接触材料施工工艺与预算、景观设计等实务环节,形成从概念设计到工程落地的完整能力链。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12人教学团队形成“三结合”结构特征:
- 学历结构:包含3名在读博士与3名海归教师
- 职称结构:2名副教授与1名工程师形成理论实践互补
- 研究方向:细分为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人才培养三个教学团队教师团队近年取得30余项科研项目、20项知识产权,通过学术专著编写与教学竞赛活动持续提升教学水平。这种师资配置确保学生既能掌握AutoCAD、景观设计等专业技能,又能理解绿色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该专业通过持续优化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路径,在保持94.3%就业率的同时(数据来源于职校升学网2022年统计),为广西乃至全国输送了大量能胜任商业空间设计、广场景观规划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其培养模式印证了应用型本科教育中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平衡发展的可行性,为地方高校专业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本。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