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科技学院园林专业作为广东省特色专业,立足华南地区生态建设需求,构建了“艺术与科学交融、理论与实践融通”的育人体系。该专业以“植物与设计兼备,科学与艺术并重”为核心培养理念,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能在城乡建设、科研、教育等领域从事规划设计与管理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近年来,其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8.21%,国内外考研升学率逐年攀升,展现出强劲的专业竞争力。
课程体系: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专业课程设置兼顾植物学基础与规划设计技能,形成“双核驱动”结构。在植物学领域,核心课程包括园林树木学、花卉学、草坪学等,侧重植物生态习性与应用;在设计领域,通过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预决算、数字景观等课程,强化空间营造与工程管理能力。此外,快题设计Studio、插花与盆景艺术等特色课程,将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术结合,注重创意表达。课程体系还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学科竞赛、科技创新项目等“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养。
实践教学:从图纸到落地的全流程培养
专业通过“花园式生态实践基地”与校企合作平台,构建了“四阶递进”实践链条:
- 基础认知阶段:低年级通过风景写生、植物分类实习建立专业认知;
- 技能训练阶段:中高年级开展园林施工图制作、植物造景设计等实训;
- 项目实战阶段:依托北部湾植物生态与景观研究中心,参与真实科研项目;
- 综合创新阶段:在花园设计营建课程中,学生需完成从竞标到施工的全流程实践,例如2021级学生团队以“材料创想·花园再生”为主题,自主设计并建造了8个主题花园,作品融合多巴胺美学与生态循环理念。这种“图纸—施工—养护”的完整链路,有效弥合了课堂与行业的鸿沟。
师资与平台:双师型团队驱动产教融合
专业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师资队伍中37.33%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24%持有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教师团队注重科研反哺教学,近三年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项60余项,包括杭州迎亚运立体花坛设计大赛特别金奖等荣誉。校企合作方面,与湛江市规划勘测设计院、中量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等18家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形成“产教研协同”育人模式。例如,在鼎龙湾、南国热带花园等校外实训中,学生需完成植物群落配置分析与景观空间营造方案。
培养成效:多维能力塑造行业竞争力
毕业生核心能力体现在三个维度:
- 技术应用能力:掌握AutoCAD、SketchUp、BIM等工具,能独立完成方案设计到施工管理的全流程;
- 生态思维:通过生态学、城乡绿地规划等课程,形成可持续发展理念;
- 跨学科素养:融合美学、建筑学、工程管理知识,适应多元职业场景。数据显示,超20%毕业生进入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领域攻读硕士,部分学生通过注册建造师等职业认证,成为行业技术骨干。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