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城市职业学院的工业软件开发技术专业是广西目前唯一开设该专业的专科院校,旨在培养适应工业4.0背景下智能制造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专业以工业控制软件开发与工业应用软件设计为核心能力培养方向,通过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工业数据采集、工业网络互联等关键技术。2024年招生信息显示,其课程体系覆盖工业生产管理、嵌入式系统开发等前沿领域,并与柳州本地制造业深度对接。
课程体系围绕工业软件开发全流程构建,分为两大模块:
- 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程序设计基础、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及应用,夯实编程与系统管理能力;
- 专业核心课程聚焦工业控制软件开发(如PLC编程)、工业应用软件设计(含Android应用开发)、工业大数据技术,结合数字孪生等新兴技术,培养解决智能制造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计算机接口技术课程训练学生掌握上位机与设备通信技术,而软件测试技术模块则强化产品质量把控意识。
实践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与项目驱动实现产教融合:
- 工业网络互联集成实训模拟工厂环境,完成设备选型与调试;
- 工业软件开发综合实践依托真实企业案例,从需求分析到部署运维全程参与;
- 校内的工作室模式(参考网页6)将学生分为策划、设计、开发等角色,通过承接企业项目提升团队协作能力。这种“课堂—工作室—企业”的链条式培养,使学生能快速适应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岗位要求。
就业方向呈现双主线特征:
- 工业软件领域:从事工业控制软件工程师、工业软件测试员等职位,主要服务于汽车、机械等柳州支柱产业;
- 智能制造领域:向工业大数据分析师、物联网嵌入式开发工程师等岗位延伸,契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据2023年就业满意度调查(网页5),该专业毕业生在工业软件系统集成与国产操作系统适配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
专业特色体现在跨学科融合与现代技术渗透:
- 课程中融入电工电子技术与智能制造导论,使学生既懂工业流程又擅软件开发;
- 强调国产化替代能力,开设国产操作系统开发专项训练;
- 将数字主线、工业互联网等概念纳入培养方案,确保技术前瞻性。这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工业软件自动化运维、智能装备接口通信等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