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城市学院的石油工程专业作为该校重点建设的工科类专业,依托甘肃省作为国家能源基地的地域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该专业自2016年入选校级重点建设专业以来,通过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以及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已成为西北地区石油工程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以下从教学资源、培养模式、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教学资源与师资力量
专业建设以工程教育认证为目标,拥有完善的实验教学中心,涵盖油层物理、钻井工程、采油工程等16个实验室,设备总值达1850万元。教师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70%,包括省级教学名师和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该专业与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形成了"校内外双循环"实践体系,学生在油田现场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环节可直接接触行业前沿技术。
创新性人才培养体系
课程设置强调CDIO工程教育理念,构建了以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培养路径:
- 知识模块重构:打破传统教材框架,按油气开发全流程整合课程,如将《油藏工程》《采油工程》与《石油工程HSE》形成联动教学模块;
- 项目式教学:推行模块化教学改革,例如《石油工程导论》课程采用真实油田开发案例贯穿教学,学生需完成从地质分析到工艺设计的完整项目;
- 创新创业融合:通过"城院好项目"等平台,近五年学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9项,在国家级石油科技创新竞赛中累计获奖超30项。
就业竞争力与行业适配性
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超93%,职业资格取证率达95%,主要就业方向包括:
- 油气田开发:在中石油长庆油田、新疆油田等单位从事钻井工艺设计
- 工程技术服务:在西部钻探等企业承担现场施工管理
- 深造路径:年均11.2%考研率,部分学生进入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继续攻读校企合作形成的"订单式培养"机制,使80%以上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实现就业衔接,这种培养模式有效解决了传统工科专业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痛点。
特色化发展路径
专业建设注重区域服务能力与行业特色的结合:
- 非常规油气开发:依托甘肃省页岩气资源,开设《非常规油气工程》特色课程
- 数字化赋能:引入数值模拟软件(如Eclipse、CMG),建立数字孪生实训平台
- 绿色能源转型:与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交叉,开设《CCUS技术原理》等前沿课程这种差异化发展策略使该专业在2020年获批甘肃省一流本科专业,并成为省内首个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预评估的石油类院校。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