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湾大学旅游管理专业自2001年开办以来,历经22年发展,已成为立足北部湾、辐射东南亚的特色应用型专业。该专业依托12名具有留学背景的资深教师团队,围绕滨海旅游、海洋文化旅游和跨境旅游三大方向,构建了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通过“理论+项目+国际化”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仅能系统学习旅游经济学、旅游策划等核心课程,还可参与教师工作室的文旅设计、新媒体运营等真实项目,为成为行业领军人才奠定基础。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独创“海洋性+地方性+国际性”的特色框架。必修课程涵盖旅游学概论、管理学、旅游电子商务等基础理论,同时设置泰语/越南语小语种课程强化跨境服务能力。选修方向细分为三大模块:
- 跨境旅游及旅行产品策划:侧重国际旅游市场开发与线路设计
- 旅游企业数据分析:培养大数据时代的运营决策能力
- 海洋旅游及邮轮运营:结合北部湾区位优势开展邮轮服务专项训练这种“一专多能”的培养路径,使学生既能掌握旅游资源规划、旅游法规等通用技能,又可深度拓展细分领域竞争力。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双轨并行”特征。在校内,学生通过茶艺师认证、文旅游戏设计工作室等18个实践平台提升职业素养;在校外,定期开展平陆运河蚝排调研、三千漓度假区考察等田野调查。特别值得关注的是“3+1”国际培养计划,学生可选择赴泰国、马来西亚高校交换学习,部分优秀生还可进入皇家加勒比等国际邮轮公司实习。近三年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在全国旅游营销大赛等赛事中斩获一等奖6项,毕业生赴海外就业比例达17%。
就业生态呈现多元化特征。依托4600元/年的普惠性学费和校企合作资源,毕业生主要流向三大领域:
- 行政管理:35%进入文旅局、旅游发展委员会等机构
- 企业运营:45%任职于国际酒店集团、旅游电商平台
- 创新服务:20%从事文旅策划、邮轮运营等新兴岗位值得注意的就业亮点包括海外领队、旅游投融资分析师等复合型岗位,2023年专业初次就业率达91.2%,其中皇家加勒比邮轮等跨国企业录用人数同比增长30%。
该专业在持续发展中仍面临挑战。虽然3.4分的综合满意度反映学生整体认可度较高,但3.1分的就业满意度提示需加强职业规划指导。未来可进一步优化旅游大数据分析、智慧景区管理等前沿课程比重,同时拓展与RCEP成员国的产学研合作,强化“向海经济”人才培养特色。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