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校,辽宁理工职业大学紧跟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智能建造技术专业以“工匠精神+信息素养”为培养内核,形成了产教深度融合的教学体系。该专业自开设以来,通过课程设置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已为建筑行业输送了大量掌握智能化施工技术与数字化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其培养方向覆盖智能测绘、BIM技术应用、装配式建筑等前沿领域,展现了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鲜明特色。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专业以“建筑工业化+信息化”为双主线,搭建起包含BIM建模技术、智能检测与监测技术、无人机航拍技术等20余门核心课程的模块化架构。其中建筑信息模型应用课程通过广联达数字建筑产业学院的虚实结合实训,培养学生三维建模与工程协同能力;智能建造施工技术课程则融入装配式构件深化设计内容,强化学生对工厂预制与现场安装的流程控制能力。值得关注的是,课程模块中特别设置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与物联网技术应用,使学生在掌握传统施工技术基础上,具备智慧工地系统运维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通过“省级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平台+企业实训基地”双轮驱动,构建起立体化培养模式。校内拥有总面积6180㎡的实训场地,配置智能测量机器人、三维激光扫描仪等先进设备,可完成从建筑信息模型创建到施工模拟的全流程实训。校外与辽宁宏图创展测绘等企业共建现代学徒制基地,学生可直接参与智慧质量管理、智能测绘数据采集等真实项目。数据显示,该专业学生在辽宁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近三年累计获得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工程测量等赛项二等奖3项,验证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效性。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在建筑施工企业担任智能施工技术管理员,在BIM咨询机构从事建筑信息化建模师,或在装配式构件生产企业负责智能制造质量管控。行业调研显示,随着绿色建筑和智慧城市建设推进,具备智能检测与监测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人员需求激增,该专业2023届毕业生在碧桂园、中建科技等企业的对口就业率已达87%。特别在智慧平台管理岗位,企业反馈学生展现出突出的施工组织与信息化管理能力,能熟练运用大数据分析工具优化资源配置。
从办学支撑条件观察,该专业依托建筑学院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形成了“智能建造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产教融合生产性基地”的资源矩阵。教师团队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75%,主持开发的智能测量技术课程获评省级精品课。值得注意的是,学校与清单宝公司共建的产教融合基地,可实现工程量智能核算与造价数据云端协同等真实工作场景再现,这种“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有效缩短了学生岗位适应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