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设立于2020年,是福建省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高校之一。依托海洋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该专业以"工海特色"为引领,形成了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作为国家新工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聚焦智能算法、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通过与华为、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等企业的深度合作,构建了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学生在全国性科创竞赛中屡获佳绩。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采用"基础+核心+实践"三级架构:
- 电路与编程基础:通过《电路分析基础》《C语言》等课程奠定硬件与软件开发能力
- 人工智能核心模块:包含《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模式识别》等前沿课程
- 跨学科融合课程:设置《智能控制原理》《海洋信息处理》等特色课程,强化海洋场景应用。特别引入《HarmonyOS Next应用开发与实践》等校企共建教材,将华为鸿蒙系统开发纳入课程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凸显三大特色:
- 校企联合实验室:与昊天云智共建无人载具系统联合工作室,开展昇腾AI技术实训
- 国家级赛事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华为ICT大赛、昇腾AI创新大赛等竞技活动
- 算力资源支持:依托福建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105P算力平台,进行深度学习模型训练。2023年暑期开展的鸿蒙&昇腾AI综合实训营,参与人数超过500人次,78人取得华为鸿蒙应用开发者认证。
招生方面,该专业在福建省实行物理类单科要求,2023年本科批招生63人(含3名厦门定向生),学费标准为5460元/年。毕业生就业方向涵盖IT互联网、智能装备制造、海洋信息化等领域,部分学生进入华为生态企业从事算法工程师、系统架构师等岗位。学院数据显示,2024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6%,在智慧海洋、智能交通等方向呈现明显地域特色。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