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西首批职业本科专业,南宁职业技术大学软件工程技术以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依托,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该专业面向计算机软件工程技术和信息系统分析工程技术等岗位群,培养具备软件研究开发、测试管理及系统设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需求,形成了以项目驱动为核心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与华为等行业龙头建立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真实职场场景的实训环境。
人才培养体系: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
专业构建了“三层递进”课程体系,覆盖基础理论、核心技能与高阶应用。在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等专业基础课程上,重点强化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体系结构与架构技术等核心课程的教学深度。通过Web前端框架与轻应用开发、智能终端应用软件开发等实战模块,学生能够掌握主流开发工具与技术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将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作为核心能力培养模块,引入自动化测试工具和项目管理流程,使学生具备完整的软件工程生命周期管理能力。
产教融合特色:校企协同育人
专业通过“工作室项目载体、产学研赛结合”模式,将企业需求融入教学全过程。例如,与华为共建的ICT学院不仅提供真实项目案例,还联合开展华为认证ICT专家(HICE)培训。学生在校期间可参与华为ICT大赛等国际赛事,2023-2024年全球总决赛中该专业学子斩获全球特等奖,充分验证了教学成果。此外,专业设立技能大师工作室,由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导师,指导学生完成从需求分析到产品上线的全流程开发,实现教学与行业技术同步迭代。
核心能力与职业发展
专业明确七项核心能力标准,包括软件系统规范化开发、测试工具应用、项目运维管理等。毕业生可从事软件开发工程师、软件架构师、信息系统分析师等岗位,就业领域覆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平台及智能制造企业。根据合作企业反馈,学生入职后平均薪资达行业前30%水平,职业发展路径清晰。值得一提的是,专业打通了学历晋升通道,支持学生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方向的硕士学位,形成“技术+学术”双轨发展优势。
教学资源与师资保障
专业依托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配备智能终端开发实验室、软件测试仿真平台等先进设施。师资团队由全国优秀教师、广西技术能手及企业专家组成,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65%,博士与高级职称教师主导核心课程研发。教学成果方面,专业曾获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建成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确保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与实用性。通过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嵌入式培养,学生可同步获得行业认证,提升就业竞争力。
行业认可与未来展望
作为华为“全国优秀合作伙伴”,该专业毕业生常年服务于信息技术产业一线,参与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重大项目研发。随着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区的建设,专业将进一步深化与东南亚企业的跨境合作,拓展跨境电商平台开发、跨境数据安全等新兴领域人才培养。通过持续优化“岗课赛证”融通机制,专业致力于成为区域信息技术高技能人才的孵化高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