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师范学院作为安徽省属本科院校,其汉语言文学专业历经六十余年发展,已形成特色鲜明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不仅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更在2022年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并被纳入安徽省本科第一批次招生范围。依托师范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双轨培养模式,专业建设深度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技能训练,为不同职业方向的学生提供多元化发展路径。
在专业方向设置上,汉语言文学分为师范类与非师范类两大培养体系。师范方向聚焦基础教育需求,核心课程包含语文教学论、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教育类课程,并通过17所中小学实习基地开展教育见习与研习。非师范方向侧重文化创意与传播能力培养,设置应用写作、秘书学等实务课程,着力提升学生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案策划与媒体运营能力。这种分流设计使专业既能延续师范传统,又适应新媒体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课程体系以文学素养与语言技能为核心,构建三层知识框架。基础理论层涵盖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等学科主干课程;专业深化层包含比较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等研究型课程;实践应用层则通过楚风汉韵端午诗会、文心佳话话剧节等品牌活动强化能力转化。特别设立的《麦田》文学刊物作为创作实践平台,有效衔接课堂教学与文学创作,近五年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率提升42%。
师资队伍呈现高学历化与双师型特征。现有专任教师35人中,教授4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学位者占比45.7%。全国模范教师领衔的教学团队,近五年出版专著8部,获省级社会科学奖3项,形成教学科研良性互动。特色教研机构国学教育研究所与淮南地域文化研究中心,将楚文化研究融入课程开发,使中国古代文学等课程获批7门省级精品课程。
就业质量数据显示,该专业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在90%以上,年终就业率达95%。约75%师范毕业生进入基础教育领域,部分已成为区域教学骨干;非师范方向毕业生在新闻出版、机关文秘等岗位表现突出。专业通过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测试免试认定政策,教师资格证获取率提升至98%,同时为考研学生提供专项辅导,近年考入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比例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