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经济管理学院开设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广东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专业群核心专业之一。该专业依托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深度融合会计学科与大数据技术,旨在培养兼具会计实务技能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岗证结合、逐层递进”的培养模式,学生不仅掌握传统会计核心知识,还能适应智能化时代对财务工作的新需求。其课程体系、师资力量及校企合作成果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需求为导向,聚焦“业财融合”与“智能财务”两大方向。培养目标包括:
- 会计实务能力:通过原始凭证审核、账簿登记、报表编制等训练,夯实会计核算基础;
- 数据分析能力:结合Python编程、财务大数据分析等课程,提升数据采集、清洗与可视化能力;
- 职业素养培育:强化“诚信、廉洁、客观”的会计职业道德,融入智能财税1+X证书考核标准。
专业采用“专本衔接”模式,与韩山师范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前三年在江职院完成高职课程,后两年进入本科阶段深造,形成“岗位群分项能力培养+综合能力集成”的特色路径。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技能
专业课程分为理论基础与实践应用两大模块:
- 核心理论课程:
- 财务会计:涵盖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成本管控与财务分析;
- 财务管理:涉及资金管理、预算编制与风险控制;
- 智能技术应用:包括会计信息系统、财务机器人开发、智慧化税费申报等。
- 实践技能培养:
- 校内实训:依托省级会计实训基地,开展财税一体化模拟操作、财务决策沙盘演练;
- 竞赛驱动:组织学生参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砖国家技能大赛,近三年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15项;
- 企业实战:与广东中晟会计师事务所、顺丰等企业合作,提供审计、税务筹划等岗位实习。
三、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专业构建了“三维一体”的实践体系:
- 校内智慧实训室:配备财务大数据中心、智能财务共享平台,模拟企业真实财务场景;
- 校外产教融合基地:与正保集团、京东物流等共建实习基地,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 行业认证衔接:将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内容融入课程,实现“课证融通”。
例如,学生通过业财一体化应用课程,可直接操作用友、金蝶等主流财务软件,完成从凭证录入到报表生成的全流程训练。
四、升学路径与就业前景
专业毕业生拥有多元发展通道:
- 就业方向:
- 传统财务岗位:中小型企业会计、出纳、财务主管(占比约60%);
- 新兴领域岗位:财务数据分析师、智能财税顾问、企业风险管理专员(需求增长35%);
- 中介服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助理、税务师事务所筹划专员。
- 升学路径:
- 专本衔接:通过考核进入韩山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本科段;
- 自考/专升本:对接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财税大数据应用等本科专业。
据2024年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平均起薪达5500元,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物流、电商等行业的岗位适配率超过90%。
五、专业特色与竞争优势
大数据与会计的差异化优势体现在:
- 师资力量:拥有正教授3人、副教授7人,其中省级领军人才2人,团队主持省级教改课题4项;
- 技术融合:开设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物流成本与绩效管理等交叉课程,响应“财务共享服务”新业态;
- 竞赛成果:2023年获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智慧物流赛项全国三等奖。
这些优势使其成为广东省高职院校中会计技能竞赛获奖数量最多的专业之一。
通过“理论+实践”“专业+技术”“校内+校外”的三维培养体系,江门职业技术学院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正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财务人才培养的高地。其课程设计紧贴产业升级需求,毕业生既能胜任传统会计岗位,又能驾驭大数据时代的财务创新挑战,为区域经济发展持续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