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专业(原思政教育)设立于国家脱贫攻坚与民族教育发展的战略背景下,是该校响应国家政策、服务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重要举措。该专业以培养“下得去、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有发展”的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立足凉山彝族自治州,辐射川渝滇黔周边地区,通过特色课程与实践体系,为基层输送兼具思想政治教育能力与法治素养的专业人才。学校依托对口支援政策和民族教育资源整合,形成了独特的培养路径。
培养目标与课程体系:聚焦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实践能力
该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了“理论+实践+民族文化”三维课程体系。理论层面设置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基础课程,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实践层面通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与实施、班队活动设计等课程培养教学实操能力;特色模块融入四史教育、走进凉山等本土化内容,增强学生对民族地区社会问题的认知。课程设计注重与基层需求的对接,例如通过写作与应用写作提升学生公文处理能力,为党政机关工作奠定基础。
民族地区教育特色: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传承
作为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高校,该校将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专业课程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演讲与口才等模块,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通过音乐素养、美术素养等艺术类课程,促进多民族文化交融。学校还构建了“点线面”三维思政教育模式,例如利用凉山本地红色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基层党务工作和社区志愿服务,在实践中深化对“三个离不开”思想的理解。这种培养方式使毕业生能够快速适应民族地区复杂的社会环境。
学生发展支持:构建“五位一体”成长路径
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学校从五个维度搭建支持体系:
- 师资保障:依托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开发在线精品课程和“1+X”证书培训体系;
- 实践平台:与凉山州中小学、社区建立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德育教师实习和政策宣讲;
- 升学通道:通过专升本辅导提升学历层次,近年该校学生专升本比例稳步提升;
- 综合素质培养:设立创新创业指导课程,支持学生参与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等竞赛,2020年斩获6项省级奖项;
- 就业服务:定向推荐至基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就业方向涵盖小学德育教师、大队辅导员、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者等多领域。
社会服务与影响力:打造民族地区思政教育标杆
该专业已成为服务凉山州及周边民族地区的重要人才基地。学校通过对口支援机制,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共建教学资源,例如引入清华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理念,建设现代化实训设施。其培养模式受到教育部肯定,党建与民族团结工作经验入选全国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200强,相关成果被人民网、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报道90余次。毕业生在基层工作中展现出较强的政策理解力和文化适应力,有效缓解了民族地区思政教育师资短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