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科技大学研究生院以“培养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层次人才”为使命,立足国际化办学与区域特色,构建了涵盖学术型、专业型的多元化培养体系。学校依托6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形成了“产教融合、创新驱动”的育人模式。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其研究生教育注重实践能力与国际视野的双重提升,建有38个国家级、省部级实践教学平台,并与全球150所高校建立合作,为研究生提供跨文化交流与科研合作机会。
学科布局与专业特色
学校研究生教育聚焦工程技术与应用领域,2025年开设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8个招生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其中,能源动力与生物与医药等专业对接浙江省数字经济与生命健康产业需求,城乡规划学与资源与环境则深度融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学科建设成效显著,拥有7个“十四五”省一流学科,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跻身ESI全球前1%学科,彰显科研实力。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研究生培养采用“双导师制”——校内导师负责学术指导,企业导师强化实践应用。教学体系强调模块化课程与项目化实践结合,例如:
- 专业测试与综合面试构成复试核心,侧重创新能力评估
- 外国语听力及口语测试强化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 同等学力考生需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以夯实专业基础
此外,学校推行“本硕贯通培养计划”,本科生可提前修读研究生课程,并通过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得科研孵化支持。
国际化培养路径
作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研究生院搭建了多层次国际平台:
- 与德国高校合作执行中德省州级人才培养项目,开设3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设立2所海外孔子学院,推动跨文化研究
- 实施“双学位联合培养”,研究生可赴合作院校完成学分互认
德国前总统赫尔佐克、伍尔夫曾到访肯定其国际合作成果,国际化竞争力位列中国公办大学前50强,60%专任教师具有海外研修经历。
招生与就业支持
学校实行“多元录取通道”,2025年专硕全部接收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考生,推免生可通过“全国推荐免试系统”直接申请。就业服务方面,依托21个地方研究院与1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近五年毕业生就业率稳居浙江省前列,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定向培养研究生可签订三方就业协议,享受定制化职业发展支持。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