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大学作为香港唯一专注师资培训的公立大学,其小学教育-常识(人文及科学)荣誉学士专业以培养具备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为目标。该专业依托五年制双学位课程体系,深度融合学科知识与教学实践,强调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平衡发展,旨在应对香港小学教育中常识科涵盖科学、社会、人文等多领域的教学需求。
课程设计的跨学科整合
小学教育-常识专业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构建覆盖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的双轨知识体系:
- 人文领域:课程包含中国文明简史、儿童文学和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法,培养教师对社会文化议题的解析能力;
- 科学领域:设置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及地球与空间科学,强化自然科学基础;
- 教学实践:通过参与式教学和微格教学模拟课堂场景,结合教育统计与测评等工具量化教学效果。
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培育
专业强调实践导向,建立三大培养路径:
- 实验室联动:依托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展跨学科项目,例如设计"智能垃圾分类"教学方案;
- 沉浸式实习:安排学生赴内地或海外小学进行教学实践,接触多元教育模式;
- 创新教学方法:引入STEM教育理念,指导学生在常识科中整合编程与科学实验。
职业发展的双重优势
毕业生具备学科融合与教学创新双重竞争力:
- 就业率优势:教大教育类专业就业率接近100%,2025届毕业生平均起薪达3.6万港元;
- 升学路径:可通过教育科技硕士深化专业,或参与牛津大学交换项目拓展国际视野;
- 资格认证:完成课程即获香港注册教师资格,同时符合申请内地教师资格认证的条件。
该专业通过课程-实践-发展的三维培养体系,塑造既能应对香港小学常识科综合教学需求,又具备全球教育视野的新时代教师,为香港基础教育注入持续创新动力。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