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自1978年创立以来,历经四十余载发展,已成长为国家一流本科建设专业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作为浙南地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通过构建本硕博贯通培养体系、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和完善"研习-见习-实习"一体化实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育人模式。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备受重视的背景下,该专业毕业生以近100%就业率和全省文科升学率第一的亮眼成绩,持续为中小学教育领域输送优质师资。
在学科建设与平台支撑方面,该专业依托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这一浙江省重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起多维度的教研体系。学院拥有:
- 教育部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
- 全国高校思政课名师工作室
- 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 与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的博士联合培养机制
这些平台为专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2021年上海软科排名中进入全国前11%。特别是2019年卓高生院长受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全国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标志着该专业在全国思政教育领域的重要地位。
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三大特色:
- 师范技能强化:通过"观摩-研习-见习-实习"四阶实训体系,学生在浙江省师范技能竞赛中累计获一等奖7项,全国赛事中斩获一二等奖,形成"以赛促教"的良性循环
-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设置覆盖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法学、心理学等核心领域,构建"理论+实践"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依托"挑战杯"等竞赛平台,张剑宇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实现二等奖突破,展现专业创新教育成效
师资队伍建设汇聚了包括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标兵在内的优质团队。教授占比达22.4%,博士学历教师超65%,形成"老中青"结合的梯队结构。特别是2025年春季教育实习中,学院创新采用基地校协同培养模式,与温州大学附属茶山实验中学等四所重点中学建立深度合作,通过"双导师制"实现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衔接。
在就业升学方面,专业保持98%以上年均就业率,毕业生主要流向:
- 中小学思政骨干教师(占比约65%)
- 重点高校研究生(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
- 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第三方数据显示,毕业生入职一年薪酬位居省内同专业前列,2024届考研升学率再创全校文科第一。这种卓越表现源自专业始终紧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