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作为该校最早设立的本科专业之一,历经四十余年发展,已成为粤西地区体育教育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该专业于1992年升格为本科,2023年通过国家师范专业认证,并获评校级一流专业。依托学校"师范性、教学型、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该专业在课程体系构建、实践能力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独特优势,为广东省基础教育输送了大批"负责任、强能力、善创新"的高素质体育教师。
课程体系突出师范性与专业性融合。主干课程涵盖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体育心理学等学科基础课程,以及田径基础、球类专项、武术基础等技能类课程。通过"健康教育""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强化学生健康促进能力,构建起"四维健康观"培养框架。特别设置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模块,引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资源,实现专业技能与师德涵养的协同发展。
实践培养构建多维育人平台。采用"3+6+3"实践体系:
- 专业见习阶段建立中小学教学观察认知
- 6个月集中实习强化课堂教学实施能力
- 3个月提升期聚焦教研创新与竞赛指导实践基地网络覆盖省内9地市,建有2个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学生连续五届获广东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团体一等奖。创新推行"竞赛育人"模式,通过指导校内外体育赛事提升运动训练与组织管理能力。
师资力量彰显竞技与教研双优。教学团队包含国际级运动健将1人、国家级裁判7人,多人参与亚运会等国际赛事执裁。第五届全国体育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获得者领衔课程改革,形成"专家教授+行业导师"的双师型队伍。与广州体育学院建立硕士联合培养机制,近五年指导学生发表论文257篇,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
社会服务践行教育使命担当。承担广东省体育浸润行动计划,组织学生赴湛江、茂名等地开展乡村体育帮扶,2019年"萌芽"实践队获全国优秀实践团队。推行"体育支教+"模式,近三年累计输送21名入伍学生、9名援藏援疆支教生,将体育育人延伸到边疆教育一线。运动康复方向师生团队长期为社区提供运动损伤康复服务,构建起"校园—社区—特殊群体"三级服务体系。
国际化办学开辟特色发展路径。与白俄罗斯国立体育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定期选派学生开展武术教学交流,2019年9名留学生获白俄教育部"优秀中国留学生"称号。创新设立亚洲潜水学院,开发潜水运动学历教育体系,出版5部专业教材,培养方向涵盖休闲潜水、水下救援等新兴领域,填补亚洲潜水专业人才培养空白。通过国际潜水论坛等平台,将滨海地域优势转化为专业特色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