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立足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要求,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为培养原则,致力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云南省思政教育资源和学校特色平台,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为党政机关、科研院所及企事业单位输送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
在专业定位与培养方向上,该专业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的双重塑造。课程设置围绕“思想品德形成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当代社会发展需求”三大维度展开,培养目标既包含为研究生教育输送优质生源,也注重提升学生在宣传、组织、教育等领域的实务能力。例如,专业核心课涵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共产党历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通过系统学习强化学生的政治素质和理论分析能力。
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方面,专业构建了模块化课程群:
- 专业基础课包括中国通史、政治学、社会学等,拓宽人文社科视野;
- 专业核心课聚焦经典理论与当代实践,如《资本论》选读、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
- 选修课分为“宣传教育技能”“研究技能”“工作技能”三大模块,融入禁毒防艾教育、社会调查方法、公务员招考实务等实用内容;
- 实训课设置主题活动设计、知识竞赛实践、主题调研等环节,强调学以致用。这种“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模式,使学生在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同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资力量与科研实践是另一大亮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6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7人,高级职称占比33%,并拥有云南省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思政课教学骨干1人等优质师资。学院累计承担省级科研课题6项、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教师团队在省级教学比赛中斩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此外,学校投资400余万元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面积达1200平方米,配套VR体验馆和2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截至2023年已接待研学活动近3万人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场景。
从社会影响与资源整合来看,该专业积极构建“大思政”格局。其直属党支部2022年被评为省级一流示范党支部,实践基地入选云南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了校内外联动的教育生态。通过“价值观教育专题研究”“党务工作理论与实务”等综合素质课程,学生可参与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专项工作,实现从课堂到社会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