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立足数字信息传播领域,以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该专业依托校企合作资源和行业前沿课程设计,注重互联网思维与媒介技术应用的结合,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发展路径。以下将从培养体系、课程特色、实践支撑及就业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培养体系上,该专业明确以应用型人才为核心定位,强调新闻法规与政策的认知能力。通过与东软集团共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融媒体实验云中心”和“大数据新闻实验云中心”,构建基于真实任务的实践平台。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数字媒体创意与表现等核心技能,还需通过融合新闻报道综合实践等课程深化对行业动态的理解。
课程设置体现学科交叉性,涵盖用户体验与交互设计、数据新闻、社会化媒体运营等前沿领域。例如,融媒体工作坊和网络与新媒体综合实训课程将理论知识与项目实操结合,强化学生的媒介大数据应用能力。同时,专业引入媒介伦理与法规课程,确保学生在内容生产与传播中具备合规意识。
实践教学体系是该专业的显著优势。学生可参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公司实习,利用自媒体平台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竞赛如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和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中屡获佳绩,印证了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学院还建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形成“教学-实训-竞赛”的闭环培养模式。
就业前景方面,毕业生可从事数字出版物编创、媒介策略分析、舆情监测等工作,覆盖新闻出版、互联网企业、政府机构等领域。据2024年专业排名显示,该专业位列全国第9名,被评为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此外,学院与京津冀地区优质新媒体资源的联动,为学生提供了地域性就业优势。
从学科支撑看,专业师资团队中拥有高级职称教师4人、博士学位教师3人,并获省级及以上教学竞赛奖项多次。同时,学院注重与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例如在山东省文旅项目中的服务经验,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职业场景适应性。这种“理论+行业+地域”的多维培养模式,使该专业在同类院校中形成差异化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