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自2013年独立招生以来,依托学校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学科优势,构建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土木工程为学科背景,聚焦智能建筑与智能小区的规划、设计、施工与管理,致力于培养兼具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的双重驱动,学生不仅掌握建筑供配电、楼宇自动化等核心技术,还能在智能设备研发与工程管理中展现创新能力。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专业强调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主干课程包括电路分析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建筑供配电与照明、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等,涵盖从基础电气理论到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完整知识链。例如,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而建筑电气综合课程设计则通过模拟真实项目场景提升工程实践水平。同时,BIM技术与应用、建筑智能环境学等新兴课程的引入,紧跟行业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趋势。
专业特色体现在“建筑+电气智能化”的跨学科培养路径上。通过强弱电系统深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土木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和检测与控制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例如,在建筑节能与电气系统课程中,学生需分析能源效率与智能化控制的协同优化方案,培养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此外,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实验中心提供智能楼宇设备调试、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等模块化实验,帮助学生掌握智能安防、能耗监测等前沿技术。
实践教学环节是专业培养的核心竞争力。学生需完成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累计33.5学分的实践课程,并在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参与真实项目。例如,建筑智能化综合课程设计要求团队完成从方案制定到设备选型的全流程,强化工程管理与团队协作能力。专业还通过创新创业项目与学科竞赛(如互联网+大赛)激发创新潜力,近年来学生在智能检测、绿色建筑等领域获得多项国家级与省级奖项。
就业前景方面,专业毕业生凭借复合型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在华南地区的建筑设计院、机电工程公司及智能化设备企业广受欢迎,就业率稳定在近90%。职业路径涵盖建筑电气设计、智能系统集成、工程监理等方向,部分学生进入华为、中兴等科技企业从事研发工作。随着智慧城市与绿色建筑政策的推进,行业对既懂建筑又精通信息技术的跨界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进一步凸显该专业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