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作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山东省品牌专业,在财经类高校中具有显著影响力。该专业依托应用经济学高峰学科和理论经济学高峰学科双重支撑,形成了"厚基础、重创新、强实践"的培养体系。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到来,专业通过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计划,构建了传统理论与前沿技术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培养既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又具备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科实力与培养方向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专业以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和理论经济学硕士点为学术支撑,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专业下设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大方向:前者侧重学术研究能力培养,通过理论创新特色班强化科研训练;后者聚焦实践应用,开设数字经济特色班,融入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课程。这种分轨培养模式既满足学术深造需求,又适应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构建了"三层次"知识框架:
- 基础理论层: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宏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夯实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理论基础;
- 方法工具层:设置统计学、会计学、经济数据量化分析,培养实证研究能力;
- 前沿拓展层:开设数字经济专题、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对接新业态发展。
特别强化数理基础课程,要求系统学习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并掌握SPSS、Stata等分析工具应用。实践环节设置社会经济调查、数字模拟实验及学年论文写作,形成"课堂-实验室-社会"三位一体的能力培养链条。
师资力量与科研平台
学院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等高水平师资,建成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依托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基地、黄河流域绿色低碳转型协同创新中心等7个省级科研平台,学生在本科阶段即可参与县域经济研究、乡村振兴规划等重大项目。近五年教师承担国家级课题70余项,在《经济研究》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400多篇,为学生提供前沿学术视野。
升学就业与发展前景
毕业生升学率持续领先,近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名校攻读硕士,或赴哥伦比亚大学等海外高校深造。就业领域覆盖政府部门(占18%)、金融机构(32%)、大型企业战略分析岗(40%)三大方向,尤其在数字资产管理、产业政策咨询等新兴领域表现突出。数据显示,具备Python编程和机器学习技能的学生,起薪较传统岗位提高37%。
通过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与加拿大高校联合培养,强化国际经贸规则分析与跨文化沟通能力,毕业生在跨国企业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国家战略推进,专业新增绿色低碳发展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转型输送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