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师范大学的物联网工程(省级新建设)专业是省级重点支持的新兴工科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软硬件协同开发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依托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科资源,结合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构建了覆盖物联网系统全链条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四年学习可掌握从感知层到应用层的核心技术,毕业后可在企业、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同时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具备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
在培养模式上,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课程设置涵盖电路基础、电子技术、传感器网络、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等核心内容,同时开设智能交通实训沙盘、RFID实验室等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对物联网系统的规划与实施能力。学院还通过产学研合作推动科研转化,例如与阜阳市共建空间信息应用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学生参与真实项目提供机会,培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专业特色体现在学科交叉性与资源支撑力。作为省级振兴计划支持建设专业,其依托的电子信息学科是省级高峰培育方向,拥有安徽省智能计算与信创应用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实验室配置覆盖物联网全技术栈,包括移动互联开发平台、传感器综合实验箱等先进设备,形成“基础实验—综合实训—创新研究”的三级培养体系。此外,学院师资团队中博士占比超45%,并引入企业导师协同授课,确保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同步。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发展路径。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设计、运维管理等工作,或进入高校科研机构参与技术攻关。近年部分学生选择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等方向研究生,升学率稳步提升。学校还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与多家科技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助力学生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衔接。
该专业的未来发展紧密对接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战略。阜阳师范大学作为全省唯一入选工信部“5G+智慧教育”应用试点的单位,正将5G双域专网、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融入教学改革。例如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学生可参与智能环境监测、能源管理系统等真实项目开发,这种“以用促学”的模式显著提升了人才培养的前瞻性与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