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其经济与管理系的核心专业之一,以培养适应全球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特色。该专业立足辽宁、辐射全国,在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和师资力量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尤其注重外语能力和国际商务实战技能的双重塑造,为学生搭建了从理论学习到职业发展的完整通道。
在培养目标层面,该专业明确提出要培养具备扎实国际经济理论基础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核心课程,还需通过国际商法、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特别强调外语水平的提升,除了英语作为主要教学语言外,还开设日语作为第二外语,以适应跨国企业的多元化需求。这种培养模式使毕业生能够在外贸企业、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胜任进出口贸易管理、国际物流协调等岗位。
课程体系的设计体现了专业的前沿性和实践导向。核心课程包括:
- 国际贸易实务(省级一流课程)
- 国际商务谈判(校级一流课程)
- 国际市场营销学
- 跨国公司管理
- 外贸函电
这些课程通过案例教学和双语授课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例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采用模拟外贸业务流程的实训模式,结合外贸出口操作实验室的仿真系统,让学生体验从合同签订到报关结算的全流程操作。同时,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课程的融入,培养了学生用数据分析解决实际贸易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环节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依托经济与管理系建设的6个校内实验室(如沙盘模拟实验室、外贸出口操作实验室),学生可参与跨境电商运营模拟、国际结算单证制作等实训项目。校外与大连东软集团、辽宁化工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的18个实习基地,提供了真实的商业场景实践机会。据统计,2023年该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27项,涉及国际商务谈判大赛、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等领域,充分展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成果。
在就业方向上,毕业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约30%的毕业生选择在银行、海关、商检机构等事业单位从事贸易监管工作;45%进入外贸企业或跨国公司负责国际业务拓展;另有部分学生通过考研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高校深造。值得注意的是,该专业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平均起薪位于辽宁省同类专业前列,反映出市场对兼具专业能力和外语优势人才的强劲需求。
专业的竞争优势还体现在师资配置和教学资源上。核心课程由刘金教授(省级教学名师)等领衔,团队中43%教师拥有高级职称,并具备跨国公司实务经验。其主导的《国际贸易实务》省级一流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整合了国际贸易模拟教学软件和真实企业案例库。此外,每年邀请海关关务专家、跨境电商企业高管开展讲座,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动态同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