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大学矿物加工工程专业聚焦煤炭清洁高效利用领域,依托该校煤炭工程学院的学科优势,形成了以煤炭分选、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前身可追溯至2006年成立的工学院,2017年整合为煤炭工程学院后,逐步发展为山西省内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专业,2025年在省内高校排名中位列第二。通过融合传统选矿技术与现代智能化手段,该专业致力于培养适应能源转型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专业特色体现在对煤炭资源全产业链的覆盖能力。课程设置紧扣洁净煤技术和煤化工方向,核心课程包括选矿学、化工原理、煤炭洗选技术等,强调物理分选与化学提纯技术的结合。实践环节依托26个实验室和9600万元仪器设备,配备智能采矿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科研平台,学生可参与煤炭气化、煤层气开发等前沿项目。此外,专业注重二次资源利用,通过煤矸石处理、尾矿回收等课程模块,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采用“基础+专业+实践”的三层结构:
- 基础课程:覆盖物理化学、工程流体力学等学科基础
- 专业课程:设置矿物加工工程设计、选煤技术等核心模块
- 实践环节:包含金工实习、选矿厂设计等30周以上实训特别引入矿物加工试验研究方法课程,通过模拟选矿流程和数据分析训练,强化工程问题解决能力。与同煤集团、晋能集团等企业合作建立的40个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矿井通风优化、瓦斯抽采等技术实操场景。
培养体系突出产学研协同创新。师资队伍中30名教师具有博士学历,15人担任硕士生导师,并聘请135名行业导师参与教学。科研方面,近五年承担横向项目67项,涉及煤炭分选工艺优化、尾矿废水处理等领域,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12项。学生可参与教师主导的洁净煤技术开发项目,例如低品位磷矿富集技术攻关,这类技术曾缓解湖北等资源大省的原料依赖问题。
就业前景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煤炭生产、煤化工企业及科研院所,近年就业率维持在81%-85%。职业路径包括:
- 现场工程师:在选煤厂从事工艺调控,平均起薪5700元
- 设计研发:参与选矿厂规划或智能分选设备开发
- 政府监管:进入安监部门负责矿山环保合规审查约30%本科生通过考研进入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深造,部分毕业生在煤层气开发、煤基新材料领域取得突破,契合国家“双碳”战略对绿色矿业人才的需求。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