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体育学院的体育保健与康复专业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之一,依托运动与健康专业群,以“健康”为核心,通过“体育+”模式整合体医、体产资源,构建了校企融合的育人体系。该专业聚焦体育运动损伤与康复领域,致力于培养兼具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和康复医学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为医疗康复、健康管理等行业输送技术骨干。学院拥有30余名中级以上职称教师团队,配备标准室内体育馆、综合力量训练房等先进设施,为学生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环境。
专业培养目标围绕“德技并修”展开,要求学生掌握康复评定技术、中医传统疗法和运动疗法等核心技能,同时具备体能训练、运动防护等实操能力。课程体系分为基础与核心模块:前者涵盖运动解剖生理、临床医学概论等理论课程,后者聚焦骨科与运动伤病评估、运动伤病防护与急救等应用性内容。通过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双轨并行,学生可在运动康复机构、健身俱乐部等场景中完成贴扎技术、针灸推拿等实操训练,强化职业适应能力。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特征,毕业生可进入三级医院康复科、运动康复中心担任康复治疗师,或在健身机构作为健康管理师指导运动处方制定。部分学生选择社区健康服务岗位,运用中医保健按摩技术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康复支持。此外,专业还与体育产业深度对接,为体育器材销售、赛事保障等领域输送人才。数据显示,该专业近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专升本和入伍也成为学生重要发展路径。
教学特色体现在“医体融合”的创新模式中。课程设置突出运动营养学与体能训练的交叉应用,例如通过运动机能评定与处方课程,学生能针对不同体质人群设计个性化康复方案。实践环节引入真实病例分析,要求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完成从伤病评估到康复计划实施的全流程操作,这种“做中学”模式显著提升了临床思维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作为河南省高职院校中较早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商丘职院通过校企合作项目与多家三甲医院、职业运动队建立实训基地,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更新。学生在省级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部分优秀毕业生已成长为区域康复机构的业务骨干。随着“健康中国”战略推进,该专业在培养体医结合复合型人才方面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