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理工学院的产品设计专业立足艺术学门类,以“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为培养理念,构建了涵盖工业设计理论、产品造型能力、跨学科知识体系的综合教育框架。该专业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项目结合,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等领域从事产品创新设计、管理及教学工作的复合型人才。近年来,依托珠宝首饰设计与智能产品开发等特色方向,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一、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应用型研究型人才为培养核心,强调设计创新思维意识与跨领域实践能力的双重塑造。在课程体系中,既要求学生掌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的基础理论,又需具备运用CAD/CAM/CAE技术进行产品开发的能力。培养方向聚焦三大领域:
- 珠宝首饰设计:涵盖首饰雕蜡、镶嵌工艺、宝玉石鉴定等细分技能,学生可考取英国FGA珠宝鉴定师等职业证书;
- 智能产品开发:结合交互设计、多功能产品设计等课程,强化对新兴技术趋势的响应能力;
- 文创产品设计: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将广西地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开发,服务东盟经济区建设。
二、课程体系与核心能力
专业课程采用“3+1”培养模式(3年校内学习+1年实践),形成理论、技能、工具三维支撑体系:
- 基础理论层:包含构成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史等课程,奠定学科知识根基;
- 专业技能层:通过电绘产品设计、三维建模、材料工艺实训等课程,强化设计表现与实现能力;
- 工具应用层:整合计算机辅助设计(JCAD)、眼动追踪系统、3D打印技术等先进设备,提升技术转化效率。
在能力结构上,学生需达成以下目标:
- 熟练运用草图、模型、效果图进行设计表达;
- 掌握产品功能与结构优化的系统方法论;
- 具备市场调研与用户需求分析的商业思维。
三、实践教学与创新平台
学校通过“以赛促学”机制推动实践创新,近年重点打造两大平台:
- 文创产品设计大赛:设立校园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三大赛道,获奖作品可获1500元奖金并纳入学校知识产权库,2024年赛事吸引超百组团队参与;
- 文化创意产品协同创新中心:配备光固化3D打印机、五轴加工单元等总值270万元设备,支持从概念设计到模型制作的全流程实践。
实践环节设置凸显产教融合特色:
- 企业项目专题设计:与珠宝、家居、智能设备企业合作开发真实案例;
- 跨学科工作坊:如居家养老产品系统设计项目,整合工业设计、心理学、社会学多学科资源。
四、就业前景与专业优势
毕业生可在珠宝首饰设计、智能产品研发、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发展,近三年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专业竞争力体现在:
- “双师型”师资:团队含国家级课程思政名师5人、省级产业教授1人,行业兼职教师占比24%;
- 证书衔接体系:除学历学位证书外,对接首饰设计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认证;
- 地域服务定位:依托广西民族文化资源与东盟区位优势,形成差异化人才培养路径。
通过“理论-实践-创新”的螺旋式培养架构,该专业持续输出具有工匠精神与国际视野的设计人才,成为区域应用型创新教育的重要支点。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