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立足文化艺术大类,聚焦室内外空间设计与施工管理领域,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理念,对接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战略,培养兼具数字化设计能力与工程实践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与真实项目实训,构建了从基础到应用的完整培养链条,其特色体现在以下方面:
人才培养定位:技术技能型与数字化能力并重
专业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强调环境艺术创意与施工管理的双线能力。学生需掌握环境设计方法、制图规范、材料应用等理论知识,同时具备AutoCAD制图、3DMAX效果图表现、Sketchup建模等数字工具实操能力。职业面向覆盖助理环境艺术设计师、施工管理、软装设计等岗位,尤其注重适应数字经济背景下行业对互联网信息技术应用的需求。
课程体系:基础+核心+实践三阶递进
课程设计采用分层递进模式:
- 专业基础课程:
- 造型基础与设计创意培养艺术感知力
- CAD制图与数字图形强化技术工具应用
- 人体工学与设计应用奠定空间设计理论基础
- 专业核心课程:
- 环境空间设计、景观设计实务、室内设计实务形成设计能力主干
- 工程造价概算与施工组织与管理提升工程管理素养
- 实践环节:
- 通过校内实训基地完成方案模型制作与施工图绘制
- 在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岗位实习,接触园林景观工程与建筑装饰项目。
教学模式:项目驱动与校企协同
专业推行“项目+工作坊”教学模式,例如引入乡村振兴景观风貌提升、历史街区改造等实际案例,学生需完成从设计定位到施工监理的全流程任务。同时,与北部湾大学、南宁市古今园林规划设计院等机构合作,开展校校企产教融合培养,提供专升本学历提升通道,学生可通过合作院校获取学士学位。
就业与升学:多元路径支撑职业发展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建筑装饰公司、景观设计院及房地产企业,从事设计绘图、工程预算、施工组织等工作。行业需求数据显示,园林景观施工工艺与数字化表现能力成为就业竞争力关键。此外,专业通过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与行业设计竞赛(如南宁市花境设计大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优秀作品可转化为职业晋升资源。
特色优势:区域服务与技术革新结合
专业紧密对接广西区域经济,围绕房地产业、文旅产业升级需求,开设景观施工工艺、建筑法规等特色课程。同时,依托智能建造与5G通信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设计中的应用,强化BIM建模与建筑动画制作等前沿技能训练。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