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万里学院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作为国内会展教育的标杆,以“产教融合”和“国际化”为双轮驱动,形成了独特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不仅是国内首批开设会展本科方向的院校之一,更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依托宁波作为长三角会展经济中心的区位优势,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学科竞赛、国际联合培养等路径,培养出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下从专业定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国际项目及发展前景等维度展开分析。
在专业定位上,该专业聚焦于培养会展策划、管理、服务与品牌运营的全链路能力。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层面:一是学科基础交叉性,融合经济学、管理学与传播学理论框架;二是产教协同深度化,与长三角会展专业委员会、宁波市会展经济研究所等20余家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三是服务地方导向,围绕宁波国际服装节、咖啡渣循环利用展等本土项目开展实践教学。例如,学生团队在2023年浙江省会展策划创意大赛中凭借《国际咖啡渣可循环利用展》项目斩获一等奖,直接对接产业需求。
培养模式采用“研究性学习+项目化实践”双轨制。理论教学强调会展经济数学研究方法和会展政策法规的系统构建,实践环节则通过三类载体实现能力转化:
- 国家级竞赛平台:如浙江省会展策划创意大赛,近三年获奖率超70%;
- 校企联合项目:与德国品牌应用科学大学共建中德品牌学部,开展品牌管理实践转化项目;
- 政产学研服务:承担长三角会展行业标准制定、宁波会展大数据分析等横向课题。这种模式使学生既能掌握主场外交活动设计等前沿技术,又能运用会展大数据分析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模块化与动态更新特征。核心课程包括会展策划、会展场馆与设施管理、会展营销三大主干模块,同时设置数字品牌运营和跨文化传播等新兴方向课程。以中德2+2双学位班为例,德方引入品牌国际化、创新管理等课程,并实施“理论-案例-实训”三段式教学:
- 第一阶段:完成品牌管理基础与经济学原理;
- 第二阶段:参与德国汉堡营销俱乐部的市场趋势分析项目;
- 第三阶段:在英美烟草公司等企业开展品牌战略实习。这种课程迭代机制确保教学内容与全球会展产业变革同步。
国际化培养是该专业的突出亮点。中德双学位项目通过学分互认和双导师制实现无缝衔接,学生前两年学习会展管理和参展实务,后两年赴德主修品牌管理实践项目,毕业可获得中德双学位。项目优势体现在:
- 升学竞争力:2024届毕业生81.4%进入QS前50高校,如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
- 成本优化:国内阶段学费3.8万元/年,比全程留德节省约40%费用;
- 就业多元性:毕业生可胜任国际品牌总监、数字营销经理等职位。此外,专业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联盟联动,开设会展创业孵化课程,支持学生创办会展服务公司。
从发展前景看,专业立足长三角会展产业带需求,毕业生在政府会展管理部门、跨国会展企业的就业率达97%。随着“中国品牌国际化”战略推进,兼具主场外交策划能力和网络会展运营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将持续增长。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起薪较浙江省管理类平均薪资高18%,且职务晋升周期缩短30%。对于有志于深耕会展产业的学生而言,这一专业提供了从学术研究到产业落地的完整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