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理工大学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形成了多层次、多维度的人才培养体系,涵盖专科(高职)、本科、硕士及博士教育。其中,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作为专科专业,聚焦地理信息采集、处理与应用等实操能力培养,而地理信息科学、测绘工程等本科及研究生专业则侧重学科交叉与技术创新。学校依托广西空间信息与测绘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国土卫星遥感应用中心广西分中心等平台,构建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教学科研生态。
学科体系与培养定位
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科)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核心课程包括GNSS定位测量、GIS软件应用、无人机测绘等,强调数字地形图测绘、三维地理信息建模等实践能力。本科层次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则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开设地理信息系统原理、遥感技术应用等课程,培养具备复杂分析建模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人才。研究生教育方向涵盖水陆激光雷达测绘、北斗/GNSS精密定位等前沿领域,形成以空间数据库技术、时空大数据智能处理为核心的科研特色。
教学资源与科研成果
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测量学”、广西教学名师团队及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验设备总值超5000万元。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等科研项目110余项,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测绘科学技术一等奖等标志性成果。自主研发的水底测绘LiDAR装备打破国外垄断,应用于平陆运河等重大工程,北斗/GNSS大气监测系统为区域灾害预警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
专科毕业生可从事地理信息采集员、地图绘制员等技术岗位,本科及以上层次人才在智慧城市、自然资源调查、遥感监测等领域具有竞争优势。近三年本科就业率超95%,硕士毕业生进入一流高校攻读博士比例达15%,部分投身远洋捕捞信息化、全域智慧旅游等新兴行业。职业证书体系涵盖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与处理、不动产数据采集与建库等技能认证,形成“学历+技能”双轨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