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广东省特色专业,五邑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以服务区域教育发展为定位,构建了“师范素养+应用能力”双驱动的培养体系。该专业通过展翅腾飞工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依托省级示范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和3+1培养模式,近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98%,考研录取率达15%-50%。其特色不仅体现在教学资源的整合上,更在于对新时代教师核心素养的系统化塑造。以下从培养体系、课程设置、实践资源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专业特色:应用导向与师范基因深度融合
该专业通过三大路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 技术赋能教学场景:建成师范综合实训中心,包含智慧教室、微格教学实训室等模块,将虚拟仿真技术融入师范技能训练,形成传统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有机融合。
- 校企协同育人机制:与江门一中景贤学校等共建省级示范性基地,在五邑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等实践平台实施“双导师制”,确保教育实习质量。
- 学科竞赛驱动创新:通过“展翅腾飞工程”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近年获国家级奖项200余人次,实现“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
培养体系:构建“三位一体”能力发展框架
课程体系围绕数学基础、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三大模块展开:
- 核心课程群:包含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基础理论课程,夯实专业根基。
- 教育素养课程:设置教育学基础、教育心理学及教学设计与实践能力训练,强化师范特质。
- 交叉拓展模块:通过数学教育研究方法、现代教育技术等课程培养复合能力,支持毕业生在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或管理工作。
实践教学环节占比超30%,形成“课程实验-教育见习-教学研习-毕业实习”四阶递进体系。
师资与资源:高水平教学团队支撑专业发展
学院拥有专任教师41人,其中教授13人、博士生导师2人,包括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全国优秀教师。教师团队近五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教研成果直接反哺课堂教学。教学平台方面,除标准化实训室外,更与香港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建立联合培养通道,支持学生参与国际学术交流。
就业与深造:多元出口凸显培养成效
该专业毕业生呈现“双高”特征:
- 就业质量高:超98%的就业率中,60%以上进入中小学任教,部分进入教育科技企业从事数据分析或课程研发。
- 升学层次高:近年保送或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研究生比例持续增长,2024年考研录取率突破15%,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墨尔本大学等海外名校深造。
数据背后是专业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通过校友分享会、行业导师进课堂等举措,帮助学生明确职业定位。
这一培养体系既响应了基础教育改革对“四有好教师”的需求,又通过科研反哺教学实现了学术素养与教育能力的协同提升。随着2024年入选广东省基础学科“长基计划”首批支持专业,其发展动能将进一步增强。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