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福建省重点职业院校,其统计与会计核算(会计师方向)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为核心,深度融合大数据技术与智能财税等现代工具,形成了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体系。该专业依托学院60年办学积淀,紧跟数字经济时代需求,通过产教融合与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持续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下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等维度展开具体分析。
在培养目标上,该方向聚焦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双线并进,强调职业道德与工匠精神的塑造。学生需掌握会计基础、企业经济统计等核心理论,同时具备数据分析可视化与财务共享服务等数智化技能。专业以中小企业、会计服务机构的出纳、税务管理等岗位为培养出口,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其既能胜任基础核算工作,又能通过初级会计师证书、财务数字化应用证书等资质认证提升职业竞争力。
课程体系采用"基础+核心+拓展"三级架构,覆盖传统会计与新兴技术领域:
- 基础课程:经济学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管理学基础,构建专业认知框架;
- 核心课程: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管理会计,强化实务操作能力;
- 拓展课程:SPSS统计软件、财务大数据分析、EXCEL在财务中的应用,融入智能办公与数据挖掘技术。课程设置突出业财一体化,例如《财务共享服务应用》课程直接对接企业真实业务流程,实现教学场景与岗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实践教学体系以"校内实训+校外实习"双轮驱动,构建多层次能力培养路径:
- 校内配备省级现代商务实训基地,引入用友财务软件、金税平台等12类仿真系统,通过财会分岗实训模拟企业全周期财务活动;
- 校外与九牧王、华为等20余家企业建立现代学徒制合作,开展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三阶段实践,2023年校企共建的唯丝萌品牌开发中心成为产教融合标杆项目;
- 实施赛教融合策略,组织学生参与会计技能大赛、智慧金融竞赛等赛事,近年累计获省级以上奖项243项,其中会计实务赛项实现省赛七连冠。
教学特色体现在数智化转型与双师型队伍建设。专业2024年获批福建省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包含大数据审计、财务机器人等12门数字化课程。师资团队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77.8%,包含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等行业专家,通过"企业导师进课堂、教师驻企练技能"机制,确保教学内容紧贴智能财税、RPA财务自动化等前沿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学院构建了"1+1+N"实训全场景,即1个理论课堂+1个虚拟仿真实训+N个企业真实项目,有效破解传统会计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难题。
从就业前景看,该专业毕业生近三年平均就业率达98.6%,主要服务于泉州民营经济密集区的中小微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典型岗位包括会计核算岗(月薪4500-6000元)、财务数据分析岗(月薪5000-8000元),部分优秀学生通过专升本进入福建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深造。随着泉州获批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学院正深化与顺丰、邮储银行等企业的订单培养合作,为会计师方向学生开辟更广阔的职业发展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