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理工学院金融学专业作为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重点方向,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定位,形成了"理论+科技+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与中信建投证券、冠通期货等18家金融机构建立校企合作,近五年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15%毕业生进入QS前200强院校深造。专业下设金融科技和证券期货量化方向,拥有国内高校领先的区块链金融开发系统和人工智能实验平台,培养兼具金融素养与科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学科定位与师资力量
专业以"服务京津冀+金融科技赋能"为双核定位,构建了三阶能力培养模型。师资团队拥有20名专任教师,其中95%具有硕士以上学历,80%持有职业资格证书或企业实践经验。学科带头人王宝森教授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团队包含证券期货专家单磊、区块链工程师刘福朝等多元背景人才。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框架,通过双师协同机制引入中信建投高级分析师等企业导师,形成"理论教授+实务专家"混编教学团队。
课程体系与教学创新
构建"双链四维"课程体系:
- 理论技术链:必修金融工程、计量经济学等12门核心课,其中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3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授课
- 实践创新链:
- 新增区块链金融、量化交易策略等50+前沿课程
- 开发智能投顾系统设计、Kaggle金融数据分析等实战模块
- 认证竞赛层:
- 年均70%考取证券从业资格证、期货从业资格证
- 组织中金所杯金融衍生品大赛(累计获国家级奖项36项)
教学实施五维创新:
- 赛教融合:将全国金融与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成绩纳入《证券投资学》课程考核
- 虚实联动:运用钱龙股票模拟系统开展日均交易额超千万的虚拟实盘训练
- 热点嵌入:在《金融学》等课程设置每周金融热点五分钟分析环节
- 实验班培养:开设大数据金融实验班和区块链金融实验班,完成Kaggle量化交易师资培训项目
- 国际视野:邀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等国际学者开展讲座
实践体系与职业发展
打造"三维实践网络":
- 企业实训:在易方达基金、中金支付等机构完成600+课时顶岗实习
- 科研攻坚:参与雄安新区数字基建、京津冀金融白皮书等重大项目
- 资质认证:年均60%通过FRM金融风险管理师基础科目考试
职业通道呈现科技化特征:
- 金融机构:35%任职银行证券机构金融科技岗(起薪8500元/月)
- 科技企业:30%进入知链科技等企业担任区块链开发工程师
- 政府智库:15%服务于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监管部门
- 学术深造:20%保送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攻读金融科技硕士
专业优势与发展方向
核心优势体现在"产教深度融合",拥有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和河北省金融科技实习基地。面对金融强国建设战略需求,专业正推进:
- 课程革新:新增ESG金融、碳金融工具设计模块
- 技术升级:引入Jane Street量化交易算法教学资源
- 国际认证:对接CFA金融分析师认证体系
建议发展路径:
- 资质筑基:优先考取证券/期货从业资格双证
- 技能精进:掌握Python金融数据分析与TensorFlow量化模型构建
- 实践深耕:参与京津冀金融科技协同创新项目
- 国际视野:研修FRM全英文认证课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