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开设的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专业立足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以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为核心,形成了"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特色培养体系。该专业面向汽车制造全产业链,覆盖整车装配、智能技术应用、试验检测等核心环节,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和理实一体化课程,使学生兼具扎实理论功底与实战能力。专业依托吉林省汽车产业集群优势,与一汽集团、吉利汽车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覆盖汽车后市场服务、智能网联技术、新能源研发等领域的立体化教学框架,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人才。
专业培养目标紧扣产业需求,重点塑造"精养护、能诊断、会维修"的复合型人才。课程体系设置汽车构造、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与试验技术三大核心模块,融入新能源汽车技术和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等前沿内容。实践教学环节采用"2+1"培养模式,前两年在校内马哈汽车检测线、李斯特研发级试验室等先进实训基地学习,第三年进入企业顶岗实习。这种培养路径确保学生掌握:
- 整车装配工艺与质量检测标准
- 汽车电控系统诊断与调试技术
-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试验方法
- 智能网联汽车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
专业优势体现在国家级教学资源与产教融合深度。作为国家双高专业群建设专业,拥有吉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资质,与一汽共建的解放订单班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教学团队包含长白山技能名师和长春工匠,双师型教师占比达95%,并聘请一汽研发总院专家参与课程开发。校企共建的吉利汽车人才培养基地配备价值千万的汽车转鼓试验室和动力测功系统,可模拟零下40℃至高温60℃的极端工况测试,这种硬件条件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
就业方向呈现多元化、高质量特征,毕业生主要服务于三大领域:
- 汽车制造端:整车厂工艺工程师、质量检验员、生产线调度
- 技术服务端:4S店技术总监、汽车诊断工程师、二手车评估师
- 新兴领域: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测试员、智能驾驶标定工程师近三年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超过60%毕业生进入一汽大众、长安汽车等上市公司,部分优秀学生入职两年即晋升为技术主管。专业还打通专升本通道,与吉林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继续教育,为学生提供学历提升空间。
在课程创新方面,专业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体系。将1+X证书(新能源汽车装调与测试)标准融入教学,开发了汽车三维设计、汽车试验数据分析等特色课程。学生在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屡获一等奖,证明了教学成果的实践转化能力。这种以赛促教的模式,使学生在掌握传统汽车技术的同时,能够快速适应车联网应用、自动驾驶测试等新兴岗位需求,真正实现了从课堂到车间的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