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作为云南省旅游教育的标杆院校,其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自2020年设立以来,已成为全国首批、云南省重点培育的优势专业。该专业依托云南省研学旅行研究中心和校办企业云南知行国际旅行社,构建了"产教融合、证书驱动、实践导向"的特色培养体系,旨在为快速发展的研学产业输送兼具教育素养与旅游服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课程体系以"研学+教育+旅游"为框架,形成三大模块:
- 基础理论模块:涵盖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课程设计,夯实学生的教育理论基础;
- 专业技能模块:聚焦研学旅行课程开发、安全管理、活动策划,融入1+X研学旅行策划与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
- 行业前沿模块:开设自然教育、博物馆研学、红色旅游等细分领域课程,对接市场需求。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含文旅部青年专家、省级评定专家)的指导,学生可同步考取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急救员资格证等6类职业证书,实现"学历+技能"双认证。
实践教学体系呈现"三层递进"特征:
- 基础实训:在校内完成研学课程模拟设计、应急演练等场景化训练;
- 项目实操:通过云南省博物馆文旅研学实践基地等30余个校外基地,参与真实项目运营;
- 综合实战:组织学生赴石林风景区等5A级景区开展地质考察、民族文化调研,2024年单次实践活动参与规模达497人,并享受景区专项优惠政策。这种"做中学"模式使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显著提升,近三年就业率保持100%。
就业生态呈现多元化特征:
• 教育机构:40%毕业生进入中小学、教育培训机构担任实践课程教师;
• 文旅企业:35%任职于旅行社、研学营地,从事产品策划与运营;
• 公共文化机构:20%分布于博物馆、文博院馆,承担研学指导工作;
• 升学通道:5%通过专升本进入云南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深造。这种就业结构充分体现专业"跨界融合"特质,契合《"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对"旅游+教育"新型业态的人才需求。
面对行业标准化进程,该专业正推动两大创新:
- 标准建设:参与制订地方研学服务流程标准,将安全风险评估、应急预案管理等20项核心流程纳入课程;
- 数字赋能:开发虚拟仿真研学项目,运用A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提升课程交互性。通过持续深化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等机构的合作,专业竞争力稳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为云南建设"健康生活目的地"提供重要人才支撑。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