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社会工作专业立足青少年服务领域,通过"校政行企"四轴联动的育人模式,培养兼具专业价值理念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该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贯穿教学全过程,构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培养体系,为福建省基层社会工作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目标聚焦青少年服务
该专业以青少年社会工作应用人才为培养核心,着重强化三大能力维度:
- 价值观塑造:通过专业课程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工伦理
- 实务技能培养:掌握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大方法体系
- 跨界融合能力:融入书法、美术、艺术治疗等素养课程,提升服务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特别强调在青少年权益保护、心理咨询、活动设计等细分领域的专项训练,形成"服务基层、扎根社区"的就业导向。
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
专业课程采用"理论筑基+技能强化"的双轨架构:
- 专业基础模块:包含社会工作导论、社会学概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等理论课程
- 核心技能模块:
- 青少年社会工作实务
- 社会调查方法与项目管理
- 心理咨询与辅导技术
- 素养拓展模块:设置口语表达、活动策划、艺术治疗等特色课程实践课程占比超过80%,通过真实案例模拟、服务项目执行等情境化教学,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循环提升。
实践教学形成动态闭环
专业构建了"服务学习"动态培养模式:
- 校内实训:在个案工作室、社区工作模拟室开展角色扮演
- 校外实践:与数十家社工机构共建实训基地,参与"三下乡"等社会实践
- 项目实战:承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如福州市"五社联动"关爱工程"繁星社工实践队"作为品牌项目,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开展青少年服务,形成"理论—实践—反思—创新"的完整闭环。
就业网络覆盖多元领域
毕业生就业呈现"双通道、多层次"特征:
- 核心岗位群:
- 民政系统青少年事务岗位
- 社区青少年服务中心
- 社会组织项目管理岗
- 延伸岗位群:
- 司法系统未成年人保护
- 共青团系统活动策划
- 社会福利机构运营管理近三年就业数据显示,基层社工岗占比达65%,项目管理岗约占20%,体现出专业培养与行业需求的高度契合。
专业建设彰显区域特色
该专业依托学校百年师范底蕴,形成三大差异化优势:
- 政校协同机制:与民政部门建立人才共育协议,定向输送社区工作者
- 智能技术融合:在服务项目中引入智慧管理平台,培养"互联网+社工"能力
- 闽台交流特色:借鉴台湾地区青少年服务经验,开发本土化课程模块作为福建省四所开设社工专业的专科院校之一,其青少年服务方向的精准定位,在省内形成独特竞争优势。
综合来看,该专业通过"价值引领、能力本位、实践驱动"的培养路径,构建起覆盖青少年成长全周期的服务体系。其课程设置紧密对接《社会工作专业标准》,就业网络深度嵌入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为区域社会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专业人才。对于有志于投身青少年服务领域的考生,这里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成长平台。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