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立足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区位优势,依托浙中金融高地的产业资源,构建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培养体系。该专业紧密对接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通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城市金融改革的深化为专业发展注入活力,义乌在跨境人民币结算、小微金融创新等领域的探索,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行业场景的实践支撑。
课程体系设计凸显金融实务导向,形成"基础+核心+实训"的三维架构:
- 专业基础课程涵盖经济学基础、金融职业技能等模块,着重建立学生对货币流通、金融工具的系统认知
- 核心课程集群聚焦实战能力培养,包括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证券投资实务、金融大数据处理等特色课程
- 数字化技能培养贯穿课程体系,特别设置金融科技、智能风控等模块,强化学生应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能力
实训体系构建体现产教融合深度:
- 校内建成500平方米金融实训基地,配备400余台专业设备,开展货币反假、传票录入等技能训练
- 与中国建设银行、泰隆银行等15家金融机构共建"教学企业",实施岗位轮训制
- 创新"异步式教学组织",将银行柜面业务、信贷实务等企业真实项目嵌入课程
师资团队建设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
- 专任教师100%具备硕士以上学历,70%拥有海外研修经历,形成国际化的教学视野
- "双师型"教师占比达100%,5位副教授具有银行、证券行业从业经验
- 聘请18名金融企业高管担任兼职教师,构建"行业导师+学术导师"双指导体系
就业培养路径呈现多元化特征:
- 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98%以上,90%毕业生入职银行、证券等对口领域
- 与泰隆银行等机构开展订单培养,学生可考取理财规划师等6类职业资格证书
- 建立"学历提升+创新创业"双通道,历年专升本率达35%,涌现出直播电商领域创业典型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