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的金融学专业作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立足福建省"多区叠加"经济发展需求,构建了"数智金融+普惠金融"双核驱动的培养体系。该专业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课程+证书""理论+实践""企业+仿真"三结合模式,培养具备金融操作、营销、投融资及大数据分析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专业依托国家级一流课程《产业经济学》和省级经济管理综合实验中心,形成了"实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育人特色,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超90%。
专业特色与培养模式
本专业采用"1-2-3-4"特色培养框架:
- 1个宗旨: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为福建基层金融机构输送人才
- 2个核心:聚焦数智金融和普惠金融,构建金融科技生态培养链
- 3个结合:职业证书与课程体系融合、理论教学与实验操作衔接、企业实践与仿真训练互补
- 4项技能:涵盖金融操作、营销、投融资及大数据分析能力
课程体系嵌入银行从业资格证、证券从业资格证等考试内容,建有量化金融综合实践基地和虚拟交易所,配备SAS、MATLAB等专业分析工具,实现"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与教学资源
专业课程设置形成"四维知识体系":
- 基础理论层:金融经济学、投资银行学等构建专业根基
- 实务操作层:商业银行模拟实训、证券交易模拟等强化实操
- 数智技术层:金融大数据应用、量化投资策略实践培养科技素养
- 跨界融合层:经济法、金融科技等拓展复合能力
实验室集群包括金融证券模拟实验室(配备东方财富、同花顺等系统)、保险业务模拟平台和量化交易实验室,总面积超800平方米。校企合作方面,与中国银行共建"财富金融特色班",与华福证券设立实践教育基地,形成"校政企"协同育人机制。
师资力量与科研成果
教学团队拥有:
- 教授占比8.33%、副教授16.67%
- 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
- "双师型"教师占比超60%
- 福州市科技特派员2人
近年承担国家级新文科建设项目1项、省级教改项目3项,获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科研成果包括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2项,在《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1篇,完成地方政府咨询报告5份获省级领导批示。
就业前景与发展通道
毕业生主要流向呈现"三三制"分布:
- 传统金融机构:商业银行(35%)、证券公司(28%)、保险公司(15%)
- 新兴金融业态:金融科技公司(12%)、互联网金融平台(8%)
- 公共部门:人民银行及监管机构(2%)
专业开辟"3+1"国际通道,与英国、澳大利亚等高校合作开设SQA国际本科项目,学生可获英国高等教育文凭和经济学双学位。升学方面,历年考研成功率约15%,主要进入厦门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高校深造。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