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西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人才输出基地,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业代码:530201)以“财富金管家”为定位,紧密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区及北部湾金融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产教融合的数字化人才培养模式。该专业通过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设计、仿真化的实训平台建设以及多元化的职业能力培养路径,形成了“传统金融+新兴业态”双轨并行的教育特色,为金融行业输送了大量具备金融科技应用能力和业务操作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一、培养目标:聚焦数字化与区域经济双重导向
该专业以金融产业数字化转型为背景,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大数据财务分析、区块链金融、金融数据统计分析等新兴技术工具的应用能力。课程体系强调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塑造,涵盖银行柜面业务处理、客户理财规划、金融产品营销三大模块,同时融入东盟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特色内容。学生需具备经济金融基础理论解释能力,并通过1+X证书认证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的有效衔接。
二、课程体系:构建“基础+核心+拓展”三维框架
专业课程采用分层递进式设计:
基础理论层:
- 经济学基础(48学时)
- 金融学基础(64学时)
- 证券市场基本法律法规(32学时)
着重建立金融市场的认知框架和法律规范意识。
核心技能层:
- 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含仿真操作)
- 证券投资实务(含虚拟交易平台)
- 保险原理与实务(案例教学)
通过金融综合实训中心的银行柜台模拟系统,实现业务流程全真演练。
前沿拓展层:
- 金融科技概论(32学时)
- 大数据财务分析(48学时)
- 区块链金融(24学时)
引入智能投顾、数字货币等新兴领域知识,应对金融业态变革。
三、实践教学:打造“四位一体”能力培养体系
专业通过四阶段渐进式实践体系强化职业能力:
- 岗位认知实习:金融机构实地考察
- 专项技能训练:
- 银行票据处理(日均200笔模拟业务)
- 客户风险评估(含30+案例库)
- 岗位综合实训:
- 全国证券投资模拟实训大赛(连续三年获团体一等奖)
- 广西银行业务综合技能竞赛(2021年二等奖)
- 顶岗实习:
与北部湾银行、国海证券等20余家机构建立校企合作,实习转化率达75%。
四、就业方向:覆盖传统金融与新兴业态双赛道
毕业生主要服务于:
- 传统金融领域:商业银行(柜员/信贷员/客户经理)、证券公司(交易助理/投资顾问)、保险公司(核保/理赔)
- 新兴金融领域:
- 金融科技公司(产品运营/数据分析)
- 金融服务外包(流程优化/风险管理)
- 智能投顾平台(理财方案设计)
就业数据显示,近三年平均起薪达4500元/月,区内就业占比68%,东盟相关企业录用率提升至22%。
五、师资团队:形成“双师型+行业导师”组合优势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4名,其中:
- 高级职称占比21%(副教授3名)
- 双师型教师6名(持有CFP/FRM等资格证书)
- 行业导师12名(来自银行/证券/保险高管层)
教研团队近五年取得:- 国家级教学竞赛奖项3项
- 省部级课题9项
- 核心期刊论文23篇
形成“理论教学-案例开发-技术推广”三位一体的教研模式。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