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的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立足装备制造产业升级需求,以培养"智造"领域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目标。该专业依托智能制造工程系的省级特色专业优势,构建了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教学体系,通过"岗课赛证"融合模式,使学生掌握从数字化设计到智能生产的全链条技术能力。数据显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5%以上,并与杰瑞集团、海阳核电等15家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
一、培养目标定位精准
专业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和增材制造技术领域,培养具备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数控编程、智能设备运维等复合能力的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三个核心能力:
- 数字化设计能力:掌握三维建模、逆向工程等现代设计手段
- 智能制造实施能力:涵盖激光熔覆、多轴加工等先进制造技术
- 生产线管理能力:培养工业机器人应用及数字孪生系统操作技能通过"双师型"教师团队(占比53%)的实战化教学,学生可胜任工艺工程师、设备操作师等岗位。
二、课程体系体现"增减一体"
课程设置采用"双力驱动"架构,将传统制造技术与新兴技术深度融合:
- 基础模块:包含机械制图与CAD、工程材料与热处理等专业基础课程
- 增量模块:重点开设增材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孪生等前沿课程
- 减量模块:强化数控仿真与编程、金属激光融化成型等实训环节特色课程如液压与气压传动(网页1)和逆向工程技术(网页2)形成技术闭环,配套建设的SLM激光选区融化实验室(网页3)与FDM熔融沉积实训室(网页5)提供真实生产环境。
三、实践教学对接产业前沿
专业构建"四位一体"实践体系:
- 校内实训基地:包含10余间专业实训室,配置工业级激光熔覆设备(网页5)等价值千万的先进装备
- 企业协同平台:与中国航天513所共建增材制造工作站,开展产品协同开发
- 技能竞赛体系:近三年获国赛二等奖1项、省赛一等奖2项(网页2)
- 1+X证书制度:可考取数控车铣加工、机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职业技能证书(网页6)通过"金属3D打印装备生产性实训基地"(网页3)的实战训练,学生作品如四季增材壶(网页2)展现创新能力。
四、就业网络覆盖全产业链
依托山东省"十强"高端装备产业链,形成三级就业保障:
- 区域龙头企业:包括正海磁材、泰利模具等41家特色企业
- 跨省合作平台:对接江苏永年激光等5家省外高新技术企业
- 新兴产业领域:拓展至口腔医疗器械、汽车模具等细分市场(网页2)毕业生可从事机械产品设计、智能生产线管控、增材制造工艺开发等岗位,在核电装备维护(网页3)、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网页5)等领域具有显著竞争优势。
版权:本文档内容版权由作者发布,如需转发请联系作者本人,未经授权不得擅自转发引用,转载注明出处。